乍与僧参玉版禅,旋看解箨袅新烟。
斑龙惊蛰多争地,翠凤修翎欲上天。
鸟坐丛枝歌睍睆,月摇虚幌影连娟。
此君相对殊潇洒,不厌秋声搅夜眠。
乍与僧参玉版禅,旋看解箨袅新烟。
斑龙惊蛰多争地,翠凤修翎欲上天。
鸟坐丛枝歌睍睆,月摇虚幌影连娟。
此君相对殊潇洒,不厌秋声搅夜眠。
这首诗描绘了新竹生长的生动场景,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从萌芽到成长的过程,以及它与自然界的互动。
首句“乍与僧参玉版禅”,仿佛是诗人初见新竹时的感慨,新竹如同僧人般静默而庄严,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旋看解箨袅新烟”则描绘了新竹破土而出,嫩叶逐渐展开,轻烟缭绕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斑龙惊蛰多争地,翠凤修翎欲上天”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新竹比作斑龙和翠凤,形象地表现了新竹在春雷惊蛰之际,争先恐后地生长,展现出勃勃生机,仿佛要直冲云霄。
接下来,“鸟坐丛枝歌睍睆,月摇虚幌影连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小鸟栖息于竹枝之上,欢快地歌唱,月光透过窗户,竹影婆娑,与月光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最后,“此君相对殊潇洒,不厌秋声搅夜眠”表达了诗人对新竹的喜爱与敬仰之情。新竹不仅在春天展现出勃勃生机,在秋天也能保持潇洒的姿态,即使秋风吹过,也难以打破它的宁静,体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新竹生长过程中的美丽与生命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坚韧品格的向往。
身云冷麝,眉月暗蟾,堕盟湘浦。
镜拥啼妆,愁照凉波欲暮。
托命向西风,奈上界、残霓断羽。
甚广寒旧树摇落,璇妃身世尤苦。
记曾问、花天深处。一碧秋魂,飘泊谁主。
百感幽香,肯被点红误。
倚醉话无憀,怕容易、仙翘颤露。
寄瑶华,怅今夜、小山微雨。
长塘故里。问散帙羽陵,拜经庚子。
千本梅花,绕屋夜寒香细。签声动处珠尘起。
镜虚庭、月明如水。百城南面,三余结习,旧家风味。
便探尽、嫏嬛宛委。任天禄石渠,绛云传是。
观古延芳,五厄散亡能纪。莫教蠹损神仙字。
有蓬莱、藏室云气。在阴鸣鹤,名园渌饮,遇诸图里。
病余疏酒,梦里惊春,琐窗尘暗瑶瑟。
短约无凭,悄不记、铜驼坊陌。
神镜霾云,药娥归海,晚烟愁碧。
但零歌剩舞,断续犹闻,朝元路,层霄隔。
衡端燕雀争平,聒羁人倦耳,冷泪偷滴。
怪煞东风,偏误却、彩鸾消息。更谁与、敷红写翠。
斗草筹花竞春色。
雁羽差池,子规啼恨,满江南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