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苦学书,池水为变色。
终朝坐忘疲,掩卷每自得。
滋灵蚌孕贵,饫饵鱼腹溢。
回堂映茂草,玄源漱白石。
祗恐骊龙飞,蜿蜒上丹极。
临池苦学书,池水为变色。
终朝坐忘疲,掩卷每自得。
滋灵蚌孕贵,饫饵鱼腹溢。
回堂映茂草,玄源漱白石。
祗恐骊龙飞,蜿蜒上丹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名为“墨池”的地方沉浸于学习和写作的情景。开篇“临池苦学书,池水为变色”两句,通过对比池水的颜色变化,反映出诗人的专注与用心,不断地学习和书写,使得池水似乎也随之改变了颜色。这既表现了诗人刻苦钻研的精神,也隐喻了知识的深邃无边。
“终朝坐忘疲,掩卷每自得”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学习中忘却了时间和劳累,每当闭上书册时都感到满足和快乐。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专注,更透露出他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
接下来的“滋灵蚌孕贵,饫饵鱼腹溢”两句,通过描写池中生物的生长繁殖,形象地表达了知识如同生命力旺盛的泉水,不断涌现,充满了活力。
“回堂映茂草,玄源漱白石”这两句诗,则是对环境的进一步描绘。通过厅堂与青草的映照,以及清泉对白石的洗涤,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祗恐骊龙飞,蜿蜒上丹极”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成就的憧憬和期待。骊龙飞腾往往象征着高洁和强大的精神状态,而“蜿蜒上丹极”则可能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学问和才华能够达到最高境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以及他在学习中所获得的心灵满足和精神升华。
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须臾期。
如此如此复如此,壮心死尽生鬓丝。
秋风落叶客肠断,不办斗酒开愁眉。
贤名圣行甚辛苦,周公孔子徒自欺。
天下薄夫苦耽酒,玉川先生也耽酒。
薄夫有钱恣张乐,先生无钱养恬漠。
有钱无钱俱可怜,百年骤过如流川。
平生心事消散尽,天上白日悠悠悬。
上帝板板主何物,日车劫劫西向没。
自古贤圣无奈何,道行不得皆白骨。
白骨土化鬼入泉,生人莫负平生年。
何时出得禁酒国,满瓮酿酒曝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