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句·其二》
《绝句·其二》全文
宋 / 李格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八尺方床织白藤,含风漪里睡瞢腾。

若无万里还家梦,便是三湘退院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禅意的画面。首句“八尺方床织白藤”,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张用白色藤条编织而成的八尺见方的床,床的材质和形状都透露出一种质朴与自然之美。接着,“含风漪里睡瞢腾”一句,通过“含风漪”这一动态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床上之人仿佛在轻柔的波纹中沉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后两句“若无万里还家梦,便是三湘退院僧”,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前半句“若无万里还家梦”,暗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对家的深切思念,即使是在梦中也要跨越万里的距离回到家乡,表达了对亲情和故土的深深眷恋。后半句“便是三湘退院僧”,则是对前文情感的转折与升华,意味着如果心中没有这样的思乡之情,那么他或许已经成为了远离尘嚣、遁入空门的僧人。整句话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情,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归宿的意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宁静的场景,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的情感世界,尤其是对家的思念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现了宋朝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格非

李格非
朝代:宋   字:文叔   籍贯:山东济南历下   生辰:约1045~约1105年

李格非(约1045~约1105年)北宋文学家。字文叔,山东济南历下人,女词人李清照父。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可知其父祖辈皆为“蚤有盛名,识量英伟”(《宋史·韩琦传》)的学士韩琦的门下士。幼时聪敏警俊,刻意于经学,著《礼记说》数十万言。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初任冀州(今河北冀县)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今山东东平)教授。宋代有兼职兼薪制度,郡守见他清贫,欲让他兼任其他官职,他断然谢绝,表现了廉洁清正的风节。 
猜你喜欢

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其一

我家梁溪傍,门对九龙山。

山中有幽趣,游息可忘年。

陆子泉最甘,次之即龙渊。

馀波作梁溪,可溉万顷田。

公垂读书堂,古屋尚数间。

我欲隐山下,诛茅占其前。

疏泉凿池沼,植竹来云烟。

纵目望震泽,策杖登山巅。

神游八极表,心迹两超然。

更结莲社侣,远追竹林贤。

(0)

玉局有眉子石砚歌予来沙阳独携一圆砚乃眉子石也戏次其韵

美人多恨颦双眉,眼波秋水增清奇。

天然此石巧相似,儒生作砚声酸嘶。

横云惨淡远山碧,犹带深闺画时色。

金坚玉润月轮圆,笑杀世间铜雀渴。

十年提挈随拙翁,相携谪堕溪山中。

窗明几净日相对,风露夜永灯光红。

毛颖陈玄用功处,发秃肌销留不住。

与君长此结幽欢,我自多言子无语。

(0)

梦礼僧伽大士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

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

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

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

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

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

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

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

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

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

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

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

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

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

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

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

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

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

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

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

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

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

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

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

譬如众声灭,初不闻馀音。

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

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

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

有如舍利佛,默默对天女。

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

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

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

(0)

北湖暮春十首·其七

韦郎诗淡少人传,贪看仙书不爱眠。

闲磨小团新样月,拨灰重试古龙涎。

(0)

午睡听流莺作歌·其二

树里金衣不露身,欲寻啼处了无因。

绿阴长得成何事,遮却黄鹂最恼人。

(0)

吴中舟行口号七首·其四

当年戈甲过垂虹,闻说楼船照水红。

贼去烟波已如镜,却还风月与渔翁。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