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铜签,许多年旧事,和恨压眉尖。
记得当初,后堂弟妹,团圞围定红帘。
饮尽了、屠苏千盏,挝画鼓、憨笑赌黄柑。
十里春城,金蛾暗扑,火凤交衔。
自后也逢除夕,叹此身长是,弟北兄南。
第宅俱非,颠毛都换,每因令节生嫌。
只万点、官桥夜火,风吹零乱映疏檐。
羡煞邻家岁酒,隔巷春衫。
响铜签,许多年旧事,和恨压眉尖。
记得当初,后堂弟妹,团圞围定红帘。
饮尽了、屠苏千盏,挝画鼓、憨笑赌黄柑。
十里春城,金蛾暗扑,火凤交衔。
自后也逢除夕,叹此身长是,弟北兄南。
第宅俱非,颠毛都换,每因令节生嫌。
只万点、官桥夜火,风吹零乱映疏檐。
羡煞邻家岁酒,隔巷春衫。
这首词以“响铜签”开篇,勾勒出除夕夜热闹的气氛,唤起词人对往昔团圆情景的记忆。"许多年旧事,和恨压眉尖",透露出词人心中的愁绪,与欢乐的节日氛围形成对比。
接着,词人回忆起过去除夕时,弟妹们围坐红帘,共享屠苏美酒,击鼓嬉笑,竞猜黄柑的游戏,画面温馨而欢乐。然而,“十里春城”的繁华背后,词人感叹如今兄弟天各一方,家业变迁,每逢佳节更添哀伤。“第宅俱非,颠毛都换”,岁月流转,人事已非,只有那零落的夜火和寒风中的疏檐,映照着词人的孤寂。
最后,词人羡慕邻居家的和睦与温暖,除夕夜仍有欢庆的酒宴,而自己却只能独自面对冷清。整首词通过对比和今昔之感,表达了词人对亲人团聚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动人。陈维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喜怒哀乐,展现了清初文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