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其一》
《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其一》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我家梁溪傍,门对九龙山。

山中有幽趣,游息可忘年。

陆子泉最甘,次之即龙渊。

馀波作梁溪,可溉万顷田。

公垂读书堂,古屋尚数间。

我欲隐山下,诛茅占其前。

疏泉凿池沼,植竹来云烟。

纵目望震泽,策杖登山巅。

神游八极表,心迹两超然。

更结莲社侣,远追竹林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开篇“我家梁溪傍,门对九龙山”,以山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接着,“山中有幽趣,游息可忘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沉浸,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寄托的愿望。

“陆子泉最甘,次之即龙渊。馀波作梁溪,可溉万顷田”几句,通过描述清泉的甘甜与灌溉农田的能力,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农业社会的深厚情感。

“公垂读书堂,古屋尚数间”则转而提及先贤的读书之所,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尊重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在隐居生活中继续追求学问与精神成长。

最后,“我欲隐山下,诛茅占其前。疏泉凿池沼,植竹来云烟。纵目望震泽,策杖登山巅。神游八极表,心迹两超然。更结莲社侣,远追竹林贤”部分,详细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隐居生活场景:疏泉、凿池、植竹、登高望远、神游遐想,以及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精神上的超越与自由。这一系列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构想,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知识、友情以及精神自由的深刻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友情和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山居.无垢池

滃然集清冷,无厌亦无受。

故此岩下池,予名曰无垢。

(0)

偶书二首·其一

我身如甘柘,既压无复味。

一为老所压,乃与枯柘类。

出家既后时,止观若昏睡。

唯于读诵中,味出甘柘外。

不作算沙人,依语不依义。

(0)

寄开化李令光四首·其二

李侯诸生秀,峨冠论玄虚。

安知俗吏事,小试已可书。

廑心究人瘼,要使安田庐。

慨然有奇趣,耿耿非世儒。

乃知百里间,亦足寄所摅。

谁当索幽隐,置彼九达衢。

(0)

次韵江司兵寄示所和赵司录相从饮解嘲之句

卜居林塘静,禽鱼乐融融。

阳和一披拂,照烂黼绣工。

柔条罥繁枝,幽香来晚风。

谁谓武陵远,临清千树红。

俯仰村郭间,从容圣贤中。

暮见月圆缺,馀光入疏栊。

朝乘日车作,坐守四壁空。

遥想赵与江,屈身薄书丛。

正类鹳雀碧,未为覆盆烘。

禄隐寄簪笏,神游在方蓬。

时时望西山,把酒一笑同。

茗碗倾石鼎,山蔬出筠笼。

不妨问中圣,何暇赋恼公。

赵子五车腹,春秋富终童。

居然出其类,俨如黄发翁。

江子事超旷,町畦漫无封。

但见磊砢姿,温温若春浓。

人生迭相笑,伧父嘲吴侬。

鸱夷与井瓶,忧乐殊初终。

且当从所好,迂辔若为容。

(0)

戏呈虞君明察院谟·其一

三仕三已心如空,一壑一丘吾固穷。

门施雀罗正可乐,车如鸡栖良不恶。

胸中九华初欲成,綵衣玉斧双鬟青。

世间何乐复过此,不失清都左右卿。

(0)

即事戏作四首·其二

黄雀黄雀飞相逐,相呼门前啄遗粟。

啄粟饱即休,有人挟帚扫泥待作粥。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