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见梅花似故人,楚乡春是洛阳春。
蘸杯酒意枝枝重,入笔诗情处处新。
南野幽林寻去远,西园高树绕来频。
无心草木穷山里,还解遭逢侍从臣。
三见梅花似故人,楚乡春是洛阳春。
蘸杯酒意枝枝重,入笔诗情处处新。
南野幽林寻去远,西园高树绕来频。
无心草木穷山里,还解遭逢侍从臣。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巧妙地将梅花比作故人,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三见梅花似故人",既点明了梅花的多次相遇,又赋予梅花以人的特质,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生动、亲切。"楚乡春是洛阳春",通过对比两地的春景,突出了梅花在不同环境中的相似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洛阳的怀念。
"蘸杯酒意枝枝重,入笔诗情处处新",这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酒意与诗情融入梅花之中,枝枝加重仿佛承载了诗人的思绪,处处更新则展现了诗人创作的灵感与活力。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合的写法,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艺术创作的独特视角。
"南野幽林寻去远,西园高树绕来频",描绘了诗人寻找梅花的过程,既有探索的艰辛,也有发现时的喜悦。"远"与"频"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寻觅的不易,也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执着追求。
"无心草木穷山里,还解遭逢侍从臣",最后两句以草木自喻,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偏远之地,但依然能与朝廷的官员相遇,暗含了对仕途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的人生哲思和情感世界。
浪影日夜翻,一翻一酸楚。
凭舟认碑气,神童而庙古。
屃汗洗籀文,虫口笺痛谱。
健哉十四姝,胫走天吴府。
载沉复载浮,潮汐共吞吐。
神人相媚时,波心五月五。
盱有技绝伦,媚神以妙舞。
神何以报之,媚盱以死女。
不由盱有女,那知娥有父。
一浪使盱腐,再浪使娥俎。
谁云死娥处,不是生娥所。
茫茫忠孝魂,入水即水主。
近从西江头,割来涛一缕。
一衣带水耳,翻出奇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