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云展微碧,河月西南横。
飞鸿避肃气,递响来高城。
开门步平陌,露草光渟渟。
枯萚忽风旋,乱萤如散星。
延景追往悦,敛象归至冥。
谁使向凄莫,百感纷与迎。
凉云展微碧,河月西南横。
飞鸿避肃气,递响来高城。
开门步平陌,露草光渟渟。
枯萚忽风旋,乱萤如散星。
延景追往悦,敛象归至冥。
谁使向凄莫,百感纷与迎。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深邃。开篇以“凉云展微碧,河月西南横”两句,勾勒出一幅秋夜月色下的清凉景象,云层轻薄,月挂西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飞鸿避肃气,递响来高城”,通过鸿雁南飞,传递出秋日的肃杀之气,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
“开门步平陌,露草光渟渟”,诗人走出门扉,踏入平坦的小路,露水在草叶上凝结,闪烁着光芒,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和谐。随后,“枯萚忽风旋,乱萤如散星”,风吹过枯叶,发出沙沙声,如同落叶随风旋转;而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犹如点点繁星,将夜晚点缀得更加神秘而美丽。
“延景追往悦,敛象归至冥”,诗人沉浸在这份美景中,追忆往昔的快乐时光,内心感到愉悦;同时,他也在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似乎在追寻某种内在的平静与冥想。最后,“谁使向凄莫,百感纷与迎”,面对这份凄美与宁静,诗人百感交集,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生命哲理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我虽不知文,尝闻于达者。
文以意为车,意以文为马。
理强意乃胜,气盛文如驾。
理惟当即止,妄说即虚假。
气如决江河,势盛乃倾泻。
文莫如六经,此道亦不舍。
但于文最高,窥不见隙罅。
故令后世儒,其能及者寡。
文章古亦众,其道则一也。
譬如张众乐,要以归之雅。
区区为对偶,此格最污下。
求之古无有,欲学固未暇。
君为时俊髦,我老安苟且。
聊献师所传,无以吾言野。
伏尽金才壮,天高火欲流。
病悰抛酷暑,诗兴得高秋。
昼静尘埃少,宵凉河汉浮。
青伤桐叶腻,爽夺蕙兰柔。
晚岁寒将届,群芳叶不收。
幽人多感慨,啼鴂助骚愁。
病懒非高卧,疏迂却自由。
功名与世事,摆落醉乡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