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为近臣,君常稀到门。
今我官职冷,君君来往频。
我受狷介性,立为顽拙身。
平生虽寡合,合即无缁磷。
况君秉高义,富贵视如云。
五侯三相家,眼冷不见君。
问其所与游,独言韩舍人。
其次即及我,我愧非其伦。
胡为谬相爱,岁晚逾勤勤。
落然颓檐下,一话夜达晨。
床单食味薄,亦不嫌我贫。
日高上马去,相顾犹逡巡。
长安久无雨,日赤风昏昏。
怜君将病眼,为我犯埃尘。
远从延康里,来访曲江滨。
所重君子道,不独愧相亲。
昔我为近臣,君常稀到门。
今我官职冷,君君来往频。
我受狷介性,立为顽拙身。
平生虽寡合,合即无缁磷。
况君秉高义,富贵视如云。
五侯三相家,眼冷不见君。
问其所与游,独言韩舍人。
其次即及我,我愧非其伦。
胡为谬相爱,岁晚逾勤勤。
落然颓檐下,一话夜达晨。
床单食味薄,亦不嫌我贫。
日高上马去,相顾犹逡巡。
长安久无雨,日赤风昏昏。
怜君将病眼,为我犯埃尘。
远从延康里,来访曲江滨。
所重君子道,不独愧相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君子之道的重视。开篇便以对比手法,表达了昔日与君相处时的亲密和现在官职冷落后的疏远。这不仅是个人境遇的变化,更映射出社会地位变迁带来的情感距离。
诗人自称“受狷介性,立为顽拙身”,显示了一种自谦之意,同时也强调了自己与君子之道的坚守。尽管平生交往不多,但每次相聚都无虚言,这种坦诚和深厚的情感是难能可贵的。
接下来,诗人提到“五侯三相家,眼冷不见君”,表明了那些高官显宦对朋友的态度冷漠,只有韩舍人与诗人保持着真挚的友情。诗人自感愧疚,因为自己不能与那位君子匹敌。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关切,无论是生活中的细节,如“床单食味薄,亦不嫌我贫”,还是对友情的珍视,都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最后一句“所重君子道,不独愧相亲”则点明了全诗的主题:在物欲横流的世间,能够坚守君子之道,保持纯洁真挚的友谊,是多么难能可贵。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官职以及个人操守的深刻思考。语言平实自然,但内涵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表达个人情怀与道德追求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