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净烟霞,春风绽百花。
绿杨中禁路,朱戟五侯家。
草色金堤晚,莺声御柳斜。
无媒犹未达,应共惜年华。
宿雨净烟霞,春风绽百花。
绿杨中禁路,朱戟五侯家。
草色金堤晚,莺声御柳斜。
无媒犹未达,应共惜年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长安春日景象。开篇“宿雨净烟霞,春风绽百花”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勾勒出一场细雨过后的清新气息与春风中展开的繁花,展示了大自然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绿杨中禁路,朱戟五侯家”则将视角转向都市中的景象。绿杨成荫,遮掩了皇宫到禁苑之间的小道,而朱红色的戟(古代用于仪仗的长柄兵器)标志着权贵之家的豪华。
“草色金堤晚,莺声御柳斜”一联,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金堤旁绿草茵茵,而在皇家园囿中,燕子开始在斜阳的光线下穿梭鸣叫的情景。这里的“金堤”指的是长安城外的御河堤岸。
最后,“无媒犹未达,应共惜年华”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与心上人相见的哀伤,以及对青春易逝的珍惜之情。整首诗不仅展示了长安春日的美丽景色,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感慨。
这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景描写与个人情感表达的诗作,通过对比和意象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