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一事四山高,火色驱寒助敝袍。
坐处始知行处险,静时方觉动时劳。
心无一事四山高,火色驱寒助敝袍。
坐处始知行处险,静时方觉动时劳。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罗浮山飞云顶午夜听泉的独特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动态对比。
首句“心无一事四山高”,诗人以“心无一事”表达内心的平静与清明,仿佛心灵的高度超越了四周的高山,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火色驱寒助敝袍”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内心的温暖比作炉火,不仅驱散了外界的寒冷,也温暖了破旧的外袍,象征着内在精神力量对物质世界的关怀与支持。
“坐处始知行处险”这一句,通过对比静坐与行动时的不同感受,揭示了生活的复杂与多面性。静坐时,人们往往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行动中的艰辛与不易,这种反观自省的过程,有助于心灵的成长与智慧的积累。
最后一句“静时方觉动时劳”,进一步深化了前一句的思考,强调了静与动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在静谧中,人才能真正意识到行动所带来的劳苦与挑战。这种对生活状态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体验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深思熟虑,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追求。
夕映翠山深,馀晖在龙窟。
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
西浮入天色,南望对云阙。
因忆莓苔峰,初阳濯玄发。
泉萝两幽映,松鹤间清越。
碧海莹子神,玉膏泽人骨。
忽然为枯木,微兴遂如兀。
应寂中有天,明心外无物。
环回从所汎,夜静犹不歇。
澹然意无限,身与波上月。
万岁楼头望故乡,独令乡思更茫茫。
天寒雁度堪垂泪,日落猿啼欲断肠。
曲引古堤临冻浦,斜分远岸近枯杨。
今朝偶见同袍友,却喜家书寄八行。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梁生倜傥心不羁,途穷气盖长安儿。
回头转眄似雕鹗,有志飞鸣人岂知。
虽云四十无禄位,曾与大军掌书记。
抗辞请刃诛部曲,作色论兵犯二帅。
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
朝朝饮酒黄公垆,脱帽露顶争叫呼。
庭中犊鼻昔尝挂,怀里琅玕今在无。
时人见子多落魄,共笑狂歌非远图。
忽然遣跃紫骝马,还是昂藏一丈夫。
洛阳城头晓霜白,层冰峨峨满川泽。
但闻行路吟新诗,不叹举家无担石。
莫言贫贱长可欺,覆篑成山当有时。
莫言富归长可托,木槿朝看暮还落。
不见古时塞上翁,倚伏由来任天作。
去去沧波勿复陈,五湖三江愁杀人。
《别梁锽》【唐·李颀】梁生倜傥心不羁,途穷气盖长安儿。回头转眄似雕鹗,有志飞鸣人岂知。虽云四十无禄位,曾与大军掌书记。抗辞请刃诛部曲,作色论兵犯二帅。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朝朝饮酒黄公垆,脱帽露顶争叫呼。庭中犊鼻昔尝挂,怀里琅玕今在无。时人见子多落魄,共笑狂歌非远图。忽然遣跃紫骝马,还是昂藏一丈夫。洛阳城头晓霜白,层冰峨峨满川泽。但闻行路吟新诗,不叹举家无担石。莫言贫贱长可欺,覆篑成山当有时。莫言富归长可托,木槿朝看暮还落。不见古时塞上翁,倚伏由来任天作。去去沧波勿复陈,五湖三江愁杀人。
https://shici.929r.com/shici/MxBSTuXJUe.html
潦倒声名拥肿材,一生多故苦邅回。
南宫旧籍遥相管,东洛闲门昼未开。
静对道流论药石,偶逢词客与琼瑰。
怪君近日文锋利,新向延平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