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瑞雪三首·其三》
《瑞雪三首·其三》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滕六恭承事,天孙巧散花。

积来无玷垢,飞处故欹斜。

精意通三极,欢声恊万家。

皇风应有象,春色浩无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孙承恩对瑞雪的赞美与欣赏。诗中以滕六(古代神话中的雪神)和天孙(织女,这里可能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为引子,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神圣而美好的氛围。滕六恭敬地侍奉着,天孙则洒下轻盈的雪花,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更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界和谐与美的深刻感悟。

“积来无玷垢,飞处故欹斜”两句,通过“无玷垢”的积累与“故欹斜”的飞舞,不仅展现了雪花纯净与姿态的美,也暗示了自然界的规律与秩序之美。雪花的落下,不仅仅是物理现象,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对纯洁、和谐与自然秩序的颂扬。

“精意通三极,欢声恊万家”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雪花的降临时所蕴含的精诚之意,与天地间的万物相沟通,传递出一种普遍的喜悦与和谐。这里的“三极”可能指的是天地人三才,强调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的共鸣,以及宇宙间万物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最后,“皇风应有象,春色浩无涯”两句,以“皇风”象征帝王或自然之风,表达了在雪花飘落之时,仿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里的“春色浩无涯”不仅描绘了春天的广阔与生机,也寓意着希望、新生与无限可能,是对自然界永恒循环、生生不息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瑞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和谐、秩序、希望与生命力的颂扬,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与人文关怀的融合与表达。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水仙花

定州红花瓷,块石艺灵苗。

方苞茁水仙,厥名为玉霄。

适从闽越来,绿绶拥翠条。

十花冒其颠,一一振鹭翘。

粉蕤间黄白,清香从风飘。

回首天台山,更识胆瓶蕉。

(0)

好事近.寿六十

耳顺恰当年,甲子方周一数。

绛县老人曾纪,四百四十五。

孙弘博士适遭逢,马援击蛮未遇。

五福祝君全备,更尊荣安富。

(0)

忆秦娥.雪梅二阕奉怀敬夫·其一

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

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鸾鹤。

征车渺渺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

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0)

忆秦娥·其一若无置酒朝元亭,师厚同饮作

西江碧。江亭夜燕天涯客。天涯客。

一杯相属,此夕何夕。烛残花冷歌声急。

秦关汉苑无消息。无消息。戍楼吹角,故人难得。

(0)

叠嶂楼有怀吴门朱伯原

虎丘换得敬亭山,句水松陵数舍间。

天下难如两州好,君恩乞与一身闲。

渐无牒诉烦敲朴,喜有林泉数往还。

犹想朋云隐君子,思归时见鬓毛斑。

(0)

碧桃

月浸虚庭夜未央,一枝静对白云乡。

三生自结玄都约,来伴疏梅到玉堂。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