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
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
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这首诗《君子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阐述了君子应具备的道德修养与行为准则。开篇“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强调君子在行动之前就应预见可能产生的问题,避免陷入嫌疑之中,体现了君子的谨慎与前瞻。
接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君子在可能引起误解的情境中,应保持低调与克制,避免不必要的解释或误会。这不仅是对个人名誉的保护,也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
“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则进一步强调了君子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倡导尊重长辈、维护家族秩序,以及在社会交往中遵循长幼有序的原则。
“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两句,揭示了君子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应保持谦逊与勤奋的态度,同时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保持自我本色而不被外界影响,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通过典故,赞扬了周公礼贤下士、重视人才的精神,即使在忙碌中也能够放下手中的事务,接待贤才,体现了君子的高尚品德与远见卓识。
最后,“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引用了周公沐浴时仍不忘梳理头发的故事,以此说明君子即使在日常琐事中也不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与使命,这种精神品质使他成为后世敬仰的圣贤典范。
综上所述,《君子行》不仅是一首道德教化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现君子风范的生动画卷,通过对君子应有的行为规范和内在品质的描绘,激励人们追求高尚的人格与卓越的德行。
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
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
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
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
蜻蜓飞翾翾,向空无所著。
忽然逢飞蚊,验尔饥火作。
一饱困竹稍,凝然反冥寞。
若无饥渴患,何贵一箪乐。
白发熙宁老诤臣,凛然心胆大于身。
吾侪坐看冯唐去,谁起云中废弃人。
十年符竹守吾州,故吏相逢嘲土牛。
毋谓徐公不堪用,诸人自与世沉浮。
东道如闻近稍安,乘骢按部凛生寒。
忽逢太守能相下,俱是従来言事官。
少年何敏锐,才气伏诸生。
展卷五行下,挥毫万字倾。
百年殊未艾,一病竟无成。
谁谓従夫子,同开郁郁城。
季子尤高爽,颜家早哭回。
白头生便尔,黄坏遽相催。
旧草谁收拾,新松剩插栽。
悲伤有伯氏,诸子尚婴孩。
家起侧微中,身兼富贵终。
慈仁本宜寿,勤约自成风。
大府宁居久,名邦赐沐雄。
共传生子福,仍指读书功。
早岁参戎幕,开门对粉墙。
初闻寡兄弟,共羡好姑章。
一别飞腾速,全归福禄长。
遗芳在子舍,它日望岩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