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资政》
《挽李资政》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自我交贤子,逢人重此翁。

一门传义槩,奕世积阴功。

丘壑身无恨,诗书道不穷。

定知编太史,高掩汉于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zhèng
sòng / sūnyìngshí

jiāoxiánféngrénzhòngwēng

ménchuángàishìduìgōng

qiūshēnhènshīshūdàoqióng

dìngzhībiāntàishǐgāoyǎnhàngōng

注释
贤子:优秀的孩子。
此翁:受人尊敬的老者。
义槩:公正仁义的精神。
奕世:世代。
阴功:善行的功德。
丘壑:山川沟壑,比喻生活或理想。
诗书:读书和学问。
太史:古代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
汉于公:汉代的于公,以清廉公正著称。
翻译
我将自己优秀的儿子交付给世人,对每个人来说他都像一位受尊重的长者。
家族中传承着公正仁义的精神,世代积累着善行的阴德。
他内心没有对山川沟壑的遗憾,因为沉浸在读书和学习的道路上永不疲倦。
他必定会被载入史册,如同汉代的于公一样,声名显赫。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贤能之士的高尚品格与深远影响。开篇“自我交贤子,逢人重此翁”表明自从遇到这位贤者之后,每当遇见他人都会提起这位尊敬的长者,显现出其在世人的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一门传义槩,奕世积阴功”则形象地描绘了他的家风和教诲代代相传,犹如积累的阴德深远而不可估量。

“丘壑身无恨”显示这位贤者即使在生命结束时也没有遗憾,因为他已经尽心尽力做到了最好。紧接着,“诗书道不穷”则指出他的学问和道德之路永远不会中断,流传后世。“定知编太史,高掩汉于公”预示着这位贤者将会像古代的太史一样,被载入史册,其名声和功绩将超越汉代的司空图。

整首诗通过对这位贤者的赞誉,表达了诗人对于其品德、学问和影响力的高度评价,以及他对后世的重要意义。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王幼舆以近诗见贻即有禹州之游作此奉送兼致怀兵使沈绎堂

闲门尽日补烟萝,竹里逢君有啸歌。

一卷诗才传白雪,三春客又渡黄河。

风归禹甸山川丽,路入梁园词赋多。

好问故人东郡长,楼中《八咏》定如何。

(0)

十月二日出都承诸公郊饯

去国心难恝,徘徊马首迟。

真逢宵旰主,况际太平时。

老病天应鉴,行藏世不疑。

二疏千载盛,薄劣又重追。

(0)

李元御世兄过访念归安陆不果

长成离乱后,相见尔应稀。

客况缘愁壮,家山入梦微。

荆门天际合,汉水望中非。

旧好犹能识,东陵一布衣。

(0)

祭告南岳杂诗·其四

绿净不可唾,此语足千古。

天水澹相涵,中有数声橹。

(0)

立春前一日漫兴·其一

晓梦旅心惊,流莺乍试声。

披衣寒尚在,揽镜白初生。

游屐郊原满,行吟官舍清。

始和应有令,惟念尔民耕。

(0)

偶感

东市朝衣溅血年,惊看老鹘奋霜拳。

到头恩怨知谁是,田窦袁晁尽可怜。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