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云行,亭皋风静,凉雨丝丝。
断雁孤鸣,寒蛩相应,寂寂书帏。蒲团纸帐兰台。
梦不到、邯郸便回。蚁穴荣华,人间功业,都恼人怀。
叶下云行,亭皋风静,凉雨丝丝。
断雁孤鸣,寒蛩相应,寂寂书帏。蒲团纸帐兰台。
梦不到、邯郸便回。蚁穴荣华,人间功业,都恼人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幽静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隐逸求学的心境。
"叶下云行,亭皋风静,凉雨丝丝" 这几句设置了一个宁静的场景,云在树叶间飘动,亭台四周风平浪静,凉雨细腻,如同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断雁孤鸣,寒蛩相应" 描绘了一种秋季的萧瑟感,偶尔有孤单的大雁叫声,寒蝉也发出回应的声音,增添了场景的空旷与寂静。
"寂寂书帏。蒲团纸帐兰台" 这里“寂寂”形容书房中无人之静谧,而“书帏”则是古代书案旁用布幔遮挡的物品,表示诗人正沉浸于阅读与思考之中。蒲团即禅床,纸帐则为简易的遮阳或分隔空间的装置,兰台可能是指书房中的花坛,此处暗示了诗人在书房内外的修身养性。
"梦不到、邯郸便回"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如同对待一场不切实际的梦境,一旦醒来,便选择回到自己的世界,不再追求那些虚幻的东西。
"蚁穴荣华,人间功业,都恼人怀" 这几句则是诗人对于世人追逐名利、功成名就后的感慨。蚁穴荣华形容了微小生物也追求自己的荣耀,反衬出人间的功业之累赘与烦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个人空间的描写,以及对于世俗功业的淡然态度,展现了诗人超脱物欲、向往清净的一种生活理念。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