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闷闲愁不自持。几回消尽又如丝。
小庭惆怅日迟迟。
细雨斜风寒食后,子规残月梦回时。
此情试问有谁知。
闲闷闲愁不自持。几回消尽又如丝。
小庭惆怅日迟迟。
细雨斜风寒食后,子规残月梦回时。
此情试问有谁知。
这首明代叶纨纨的《浣溪沙》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闲愁与无奈。首句“闲闷闲愁不自持”,直接表达了主人公无法控制的闲散情绪和无处排遣的愁绪。接着,“几回消尽又如丝”形象地比喻愁绪时断时续,如同游丝般缠绕不去,难以消除。
“小庭惆怅日迟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和心情的低落,庭院空旷,时间仿佛变得漫长,加重了主人公的惆怅感。“细雨斜风寒食后,子规残月梦回时”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描绘出寒食节后的凄清氛围,细雨斜风中,子规啼声与残月相映,更添伤感。此时,主人公在梦醒之际,愁绪更加深重。
最后,“此情试问有谁知”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苦闷,深化了主题。整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在日常琐事中的深深愁绪,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