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世音赞六首·其二》
《观世音赞六首·其二》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自心海岸孤绝处,戒定慧香补陀伽。

观身实相净圣果,自度众生大悲愿。

一一浮沤镜本空,八万四千垂手处。

梦时捉得水中月,亲与猕猴观古镜。

(0)
翻译
在内心深处的孤独海岸,戒定慧的香气弥漫着补陀伽山。
观察自身的真实本质,达到纯净圣洁的境界,这是自我解脱众生的大悲愿。
每一个泡沫都像镜子般反映出空无,只需轻轻一伸手,触及八万四千法门。
在梦境中,能抓住水中月亮的幻象,亲自与猕猴一同见证古老的明镜。
注释
自心:内心的。
孤绝:孤独、偏远。
戒定慧:佛教中的戒律、禅定和智慧。
补陀伽:印度佛教圣地。
观身:观察自身的修行。
实相:事物的本质或真实情况。
净圣果:清净而神圣的成果。
自度:自我拯救。
大悲愿:深厚的慈悲愿望。
浮沤:水面上的泡沫。
镜本空:镜子的本质是空无。
垂手处:轻易可及的地方。
梦时:在梦中。
水中月:水中倒影的月亮,象征虚幻。
猕猴:在这里可能象征无知或凡夫。
古镜:古老的镜子,象征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观世音赞》系列中的第二首,以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和修行理念为题材。诗中描绘了观音菩萨在内心深处的修行境界,以及她对身心清净、智慧与慈悲的追求。

"自心海岸孤绝处",形象地刻画了观音菩萨内心的寂静与超然,如同独自站在心灵的荒芜海岸线上,远离尘世纷扰。"戒定慧香补陀伽",戒律、禅定和智慧的熏陶,如香烟缭绕,象征着她在修行中的不懈努力,以补陀伽(佛教圣地)为修行之地。

"观身实相净圣果",观音通过观照自身,洞察事物的真实本质,达到身心净化,这是她修行的成果。"自度众生大悲愿",表达了观音菩萨普度众生的宏大悲愿,她不仅自我解脱,更关注他人的苦难。

"一一浮沤镜本空",比喻世事如梦幻泡影,皆为空幻不实。"八万四千垂手处",形容观音菩萨无所不在,随时准备帮助众生。"梦时捉得水中月",进一步强调了空性观念,即使是梦境中的事物也是虚幻的。

最后两句"亲与猕猴观古镜",寓意观音菩萨以平等之心对待万物,连猕猴也能理解她的智慧之镜,体现了她的慈悲与智慧并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观音菩萨的修行境界和无私大爱,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慈悲与智慧的崇尚。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绍古辞七首·其一

橘生湘水侧,菲陋人莫传。

逢君金华宴,得在玉几前。

三川穷名利,京洛富妖妍。

恩荣难久恃,隆宠易衰偏。

观席妾凄怆,睹翰君泫然。

徒抱忠孝志,犹为葑菲迁。

(0)

赠袁湛谢混诗

亦有后出隽,离群颇骞翥。

(0)

郭四朝叩船歌四首·其三

游空落飞飙,灵步无形方。

圆景焕明霞,九凤唱朝阳。

挥翮扇天津,晻蔼庆云翔。

遂造太微宇,挹此金梨浆。

逍遥玄陔表,不存亦不亡。

(0)

云林与众真吟诗十一首·其六

纵酒观群惠,倏忽四落周。

不觉所以然,实非有待游。

相遇皆欢乐,不遇亦不忧。

纵影玄空中,两会自然畴。

(0)

杜兰香作诗

阿母处灵岳,时游云霄际。

众女侍羽仪,不出墉宫外。

飙轮送我来,岂复耻尘秽。

从我与福俱,嫌我与祸会。

(0)

孟珠·其五

阳春二三月,正是养蚕时。

那得不相怨,其再许侬来。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