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寅秋兴十首·其六》
《甲寅秋兴十首·其六》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新凉一榻腹便便,术序芝图续旧编。

老去尚拈成冢笔,梦来犹赋衍波笺。

应怜白发三千丈,曾染缁尘十二年。

秋色渐堪苏病骨,可能长办杖头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新凉一榻腹便便”,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初秋时节,诗人躺在榻上,享受着微凉的天气,肚子饱足的状态,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气息。

接着,“术序芝图续旧编”一句,表明诗人虽已年老,但仍然热衷于学问,继续整理和补充自己过去的著作,体现了他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学术事业的执着。

“老去尚拈成冢笔,梦来犹赋衍波笺”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精神风貌。即使在年老体衰之时,他依然握笔不辍,不仅在清醒时勤奋写作,连在梦中也仿佛仍在创作,展现出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痴迷。

“应怜白发三千丈,曾染缁尘十二年”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往岁月的感慨。白发三千丈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苍老,而“曾染缁尘十二年”则暗示了诗人过去在尘世中的奔波与劳碌,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叹,也有对过往经历的回顾。

最后,“秋色渐堪苏病骨,可能长办杖头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随着秋天的到来,自然界的生命力似乎也在复苏,这给了诗人希望,让他相信即使身体已经疲惫不堪,秋天的美景也能为他的病弱之躯带来一丝慰藉。同时,他也渴望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能够支撑自己继续过着这样的生活,享受自然的美好,同时也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晚年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知识、艺术的不懈追求,以及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杂咏四绝·其一

人间所乐宁过此,一事都无有俸钱。

更向丰年观割稻,须知身是地行仙。

(0)

延之置酒连云观北望丘墟掩翳相与凭栏感叹延之以所持扇见授云不可不记也因书之

后垄前冈一色松,相看冠剑几悲风。

今朝笑语明朝哭,莫厌尊中酒不空。

(0)

吴思道相送同宿崇因二首·其一

端门风月十年抛,垂老山林寄一瓢。

可得故人来市脚,共寻陈迹到江郊。

麦黄且置尘中累,眉白欣投世外交。

只恐话长清夜短,明朝去路不相饶。

(0)

次韵君俞四首·其三

语解惊人固有神,始知无不是虚名。

方观去接天边翼,何事犹谐爨下声。

齐晋近能通歃血,江黄讵敢议鏖兵。

老来肺腑都荆棘,顿欲薅锄不计程。

(0)

告别子通

谢庭兰玉旧闻名,早岁风流接二兄。

白璧无瑕尊士望,青云有路蔼乡评。

箪瓢弗改真天乐,簪绂相高半学生。

授馆不为经宿去,知心黄宪异袁闳。

(0)

岩排星斗七,石涌佛身三。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