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形无血色,草履著行穿。
闲话似持咒,不眠同坐禅。
背经来汉地,袒膊过冬天。
情性人难会,游方应信缘。
瘦形无血色,草履著行穿。
闲话似持咒,不眠同坐禅。
背经来汉地,袒膊过冬天。
情性人难会,游方应信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胡僧的形象和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其修行态度的赞赏。"瘦形无血色,草履著行穿"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胡僧清贫简朴的生活形态,他的身体因长期的修行而显得消瘦,而他脚下所着的是简单的草履,穿梭于尘世之间。"闲话似持咒,不眠同坐禅"则表明了胡僧对佛法的专注与沉浸,就连平日里闲聊的话语都像是念经般庄重,他与人共坐时也如同在坐禅,心无杂念,显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专一。
"背经来汉地,袒膊过冬天"进一步强化了胡僧坚韧不拔的佛学修为,他将佛典带至中土,即便是在严寒的冬日,也能以赤膊的姿态渡过,展现出对信仰的执着与对肉体苦行的超越。
"情性人难会,游方应信缘"则是诗人的感慨和提醒。世人往往难以理解胡僧这种超脱尘俗的情操与修为,而诗人认为,胡僧之所以能坚持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是因为他对因缘的深刻信任。在这里,因缘不仅是佛法中的概念,也象征着命运与宿缘的不可思议。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胡僧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胡僧这种特立独行、不随世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赞赏与认同。
良工绘画应擅名,故向粉壁施丹青。
青峦碧嶂粲如绮,溪桥流水空泠泠。
烟树苍茫隐台阁,白昼寒风起岩壑。
两峰嵯峨插九霄,飞瀑一帘半空落。
古松偃蹇石崔嵬,小舟荡漾江水隈。
春云如波扫不去,野花含笑年年开。
我本当时云路客。到处山川多阅历。
远观恍若太华之三峰,气势峥嵘薄星日。
近观又似东岱之天门,悬崖双扇凌绝壁。
平生逸兴独超然,静坐对之纷虑释。
美人高趣倘在兹,乞归同买谢公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