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族兄》
《挽族兄》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布被当年友,嗟君更可怜。

父兄嘉笃志,朋辈羡英年。

早负穿杨誉,终酬折桂缘。

学成宁落后,榜揭果居先。

未对刘蕡策,旋挥祖逖鞭。

裾从彤邸曳,书向石渠编。

仕路方荣进,蛮邦遽斥迁。

瘴生云滃墨,飓起浪掀船。

地僻夷风陋,天遥气候偏。

毒淫那易辟,性命竟难全。

忍死留遗语,含冤入下泉。

行囊题咏在,谪籍姓名蠲。

弱子携家返,轻函载骨还。

九京虽莫作,百韵或堪传。

勿讶沦殊域,犹能返故阡。

试观同谴者,亦有葬乌鸢。

(0)
鉴赏

这首明代李昌祺的《挽族兄》是一首深情的挽诗,表达了对亡族兄的哀悼与怀念。诗中通过描绘族兄的生平事迹和遭遇,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和才华横溢的一面。

首联“布被当年友,嗟君更可怜”,以朴素的生活回忆起两人过去的友情,感叹他的不幸遭遇。接着,“父兄嘉笃志,朋辈羡英年”赞扬了族兄坚定的志向和年轻时的才情,暗示他本应有更大的成就。

“早负穿杨誉,终酬折桂缘”借射箭和科举比喻他的才能,遗憾的是未能实现。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他仕途的起伏,既有初时的荣耀,也有突然的贬谪,显示出人生的无常。

“瘴生云滃墨,飓起浪掀船”生动描绘了他在蛮荒之地的艰难生活,恶劣的环境威胁着他的生命。“忍死留遗语,含冤入下泉”表达了他对不公命运的不甘和冤屈。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族兄身后事的关注,虽然他未能长眠故乡,但其才华和精神将通过诗篇得以流传。“勿讶沦殊域,犹能返故阡”寄寓了对族兄灵魂归乡的期盼。

最后,诗人以“试观同谴者,亦有葬乌鸢”结尾,揭示出即使同样遭贬谪,命运多舛,但仍有坚守和希望,令人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者的警醒,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上元夜看游者和公干·其一

芳年乐事新,月色映灯轮。

九陌歌钟动,千门火树春。

粉香吹作雾,衫影乱飘尘。

愿假千场戏,淹留巧笑人。

(0)

荣庄李贵妃挽词·其二内制

平生宠未歇,兹夕来何迟。

寂寂云光落,姗姗仙步疑。

授环徒有眷,傍辇更无期。

何异姑繇水,凄然望乐池。

(0)

佛手岩有竹林寺遗迹

僧言翠微顶,剩有一岩幽。

异境客难到,诸天人罕求。

崖悬几屋险,猿啸半山秋。

不见竹林隐,时传钟梵留。

(0)

还至胥江顺庆儒懿嘉贞恭慈国诸侄来迎·其三

楚楚几家驹,相迎万里途。

别时犹稚小,归略具髭须。

见汝知吾老,逢人笑客迂。

勋名休借问,终日愧驰驱。

(0)

自怡园为东君题

闻学华阳隐,为园取自怡。

白云难赠客,芳草更遗谁。

果熟禽来早,花疏蝶去迟。

祇馀瑶瑟调,犹为美人思。

(0)

经玉河堤上望瀛洲亭·其二

隔浦望仙瀛,开林接凤城。

云藏珠玉字,风引佩环声。

把酒思文友,临池想墨卿。

盈盈一水隔,谁见有逢迎。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