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谁逐广文游,苜蓿盘空且为留。
暂割半毡遗子敬,还将一榻下南州。
抱来和璧知难夜,弹罢嵇琴别是秋。
莫怪相逢誇邺客,至今何处儗风流。
少年谁逐广文游,苜蓿盘空且为留。
暂割半毡遗子敬,还将一榻下南州。
抱来和璧知难夜,弹罢嵇琴别是秋。
莫怪相逢誇邺客,至今何处儗风流。
此诗《过欧广文苜蓿斋与子与同赋》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欧广文的苜蓿斋,与友人共聚的情景。首句“少年谁逐广文游”以反问开篇,引出对友人欧广文的追忆与尊敬。接着,“苜蓿盘空且为留”一句,通过描述苜蓿盘中的食物已空,却仍为诗人留下,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款待之诚。
“暂割半毡遗子敬,还将一榻下南州”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主人的慷慨与好客,不仅割让部分财物赠予友人,还特意安排住宿,显示出深厚的情谊与周到的关怀。接下来,“抱来和璧知难夜,弹罢嵇琴别是秋”两句,运用典故,以和璧和嵇康的琴声,分别象征珍贵的友谊与高雅的艺术享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与艺术的珍视。
最后,“莫怪相逢誇邺客,至今何处儗风流”两句,诗人以邺客自比,表达了对友人欧广文风流才情的赞赏,并期待未来能再次相聚,共同创造美好的回忆。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情、艺术与美好时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与珍惜。
咸丰方十载,天意肃严霜。
晋陵藉寇兵,古苏赍盗粮。
大吏如小儿,奔走何猖狂。
我民遭荼毒,奋起呼彼苍。
戈矛修同仇,畎亩而戎行。
孱弱心不齐,复无万夫望。
堤防一以溃,横流曰汤汤。
白骨多于草,存者走且僵。
孟秋及季月,乃得返草堂。
我身无完衣,我室无完墙。
黄卷多泥土,白屋皆慢藏。
何以为生理,默默心悲伤。
尚书卓荦人中龙,尚书生小命困穷。
少孤复遭兵革变,避兵智得如冥鸿。
旧居书券酬子钱,鹊巢鸠居如秋蓬。
夏夕高堂苦不寐,插竹覆纸驱蚊虫。
奇荒日食米三合,杂以菜根糠覆犹难充。
弱冠砚田稍自得,楚江吊古欢游踪。
顑颔复除学籍名,颓然徵逐惟村农。
逋粮追索无生理,得免犹疑睡梦中。
张禄易名屡就试,逐客几从泺水逝。
颠连十载长安道,苦历人生未有事。
松柏终见岁寒姿,冰霜历尽能安之。
岂知十载青云路,已是集成一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