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船送孝廉回,屈指三看动琯灰。
海内几人同调在,天南万里尺书来。
心随合浦能飞叶,句似罗浮寄远梅。
见说公车新待诏,不知东阁为谁开。
吴江船送孝廉回,屈指三看动琯灰。
海内几人同调在,天南万里尺书来。
心随合浦能飞叶,句似罗浮寄远梅。
见说公车新待诏,不知东阁为谁开。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欧祯伯自岭南寄书经岁始达时已谒公车矣》。诗中描绘了友人欧祯伯从遥远的岭南寄来书信,历经一年方才送达的情景。诗人在收到这封迟来的书信后,感慨万千。
首联“吴江船送孝廉回,屈指三看动琯灰。”以吴江之水和孝廉之舟起笔,暗喻友人长途跋涉,历经艰辛。屈指三看,暗示时间之长,动琯灰则借用了古代计时的琯灰之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等待的漫长与焦急。
颔联“海内几人同调在,天南万里尺书来。”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关切与对共同志趣的怀念。海内几人,点出知音难觅的孤独感;天南万里,形容距离之遥,尺书来则体现了友情的坚韧与跨越时空的力量。
颈联“心随合浦能飞叶,句似罗浮寄远梅。”运用比喻手法,心随合浦飞叶,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如同叶子随风飘散,却始终牵挂着远方的朋友。句似罗浮寄远梅,则是通过诗句的传递,如同梅花在罗浮山间绽放,寄托着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
尾联“见说公车新待诏,不知东阁为谁开。”转而表达对友人近况的关心,听说友人已经应召入京,担任官职,但不知道东阁是否为他而开。这一联既是对友人仕途顺利的祝贺,也流露出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境遇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先生一室如悬罄,弹铗浩歌谁复听。
篮舆每出欠仆夫,蹇驴试跨愁泥泞。
南坡日涉恐负渠,寸步跻攀如折胫。
偶向田头问小溪,何妨竹里通幽径。
杖藜从此便还往,出趁晨光归及暝。
更遣苍头佩一壶,醉中却爱风吹醒。
我本岩壑性,落身名利场。
譬如笼中鸟,飞举意不忘。
常恨此世人,与古不相方。
争名塞朝市,养志空岩房。
近闻二三子,卜筑淮山旁。
松柏手自种,夏阴郁苍苍。
晨钓淮上石,暮返林中堂。
琴樽自为乐,过是皆秕糠。
乃知天下士,未易一概量。
好事江夫子,慕之著辞章。
名落尘土间,清风何激扬。
安知后来者,不及董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