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笠戴春雨,愁来不可遮。
清明思上冢,昨夜梦还家。
归兴随流水,伤心对落花。
晋原松下泪,沾洒楚天涯。
一笠戴春雨,愁来不可遮。
清明思上冢,昨夜梦还家。
归兴随流水,伤心对落花。
晋原松下泪,沾洒楚天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明时节的感伤之情。首句“一笠戴春雨”以形象的手法写出诗人独自在细雨中行走,头戴斗笠,雨水似乎无法遮挡内心的愁绪。接着,“愁来不可遮”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无法排解的哀愁。
“清明思上冢”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在这个扫墓的节日里,他的思绪飘向了远方的坟冢。夜晚,梦境中他回到了故乡,但现实与梦境形成对比,加深了他的思乡之情。“昨夜梦还家”流露出他对家乡的渴望和无法回归的无奈。
“归兴随流水”运用比喻,将诗人强烈的回家愿望比作流水般无法阻挡,然而“伤心对落花”又以眼前凋零的花朵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自身的孤独。最后一句“晋原松下泪,沾洒楚天涯”,诗人想象自己在遥远的晋原松树下哭泣,泪水洒落在广阔的楚地,表达了他哀伤情绪的扩散和无尽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清明时节的感伤与思乡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