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江门下春水来,黄流浑浑无津涯。
居人争言二月八,水神作会多风雷。
拥衾听雨坐中夜,我船明发开未开。
湿云十里接南浦,滕王高阁空崔嵬。
我歌欲登江上台,吁嗟行路真难哉。
莆阳谏草忽在眼,歌声入江江欲回,君看铁柱生莓苔。
章江门下春水来,黄流浑浑无津涯。
居人争言二月八,水神作会多风雷。
拥衾听雨坐中夜,我船明发开未开。
湿云十里接南浦,滕王高阁空崔嵬。
我歌欲登江上台,吁嗟行路真难哉。
莆阳谏草忽在眼,歌声入江江欲回,君看铁柱生莓苔。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创作,名为《听雨歌读见素所上封事作》。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江边听雨的情景,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章江门下春水来,黄流浑浑无津涯”描绘了江水浩荡、春意盎然的景象,春水自江面涌来,黄流滚滚,无边无际。接着,“居人争言二月八,水神作会多风雷”描述了当地居民谈论二月八日水神聚会时的景象,风雷交加,预示着一场可能的风雨。
“拥衾听雨坐中夜,我船明发开未开”则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坐,倾听雨声,等待天明的情景。湿云笼罩,十里之遥仿佛与南浦相连,滕王阁在雨中显得格外孤高。诗人渴望前往江上台,却感叹行路艰难。
最后,“我歌欲登江上台,吁嗟行路真难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尽管心向远方,但现实的困难重重。看到莆阳谏草(注:这里可能是指某种文献或历史事件)出现在眼前,歌声似乎能触动江水,使其回转。然而,铁柱上的青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秦时巴寡妇,世擅丹穴赀。
筑台只旌富,未闻能博施。
贤哉我恭人,所宝在俭慈。
自奉若寒素,见义则勇为。
如坻散仓栗,年荒绝啼饥。
编桥压狂澜,免忧蛟与螭。
德水饮万家,仁风扇四垂。
行不践虫蚁,春不折树枝。
人有恻隐念,一动天早知。
何况七十年,乐善心不移。
至诚感神明,天授龟鹤姿。
齐寿与金母,永为女中师。
沧海横天流,万里落胸次。
喷墨写蛮笺,化作龙蛇字。
奇哉作诗人,有此凌云气。
闻说骑白鼋,新自蓬山至。
君身有仙骨,十洲恣游戏。
自度思度人,肯与世相弃。
东行谒木公,却返扶桑辔。
遍求不死药,医国归有具。
海上方信佳,措手何日试?
君昔慕孙、吴,大军掌书记。
铜章七品官,空衔尚无位。
弃觚二十年,未遂平生志。
鳌极陷东南,青衫馀涕泪。
英雄岂终穷,天下方多事。
速陈治安策,汉廷思贾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