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唐令尹喜雨谣》
《和唐令尹喜雨谣》全文
明 / 朱升   形式: 古风

乖龙行雨来,阴云暗长空。

父老急避雨,枕籍丛祠中。

共说今年好令君,愁民心与天心通。

推收不行二十载,编户流离注虚税。

救焚拯溺不移时,感召丰穰如有期。

夏潦秋必旱,家家发忧叹。

人言令君先民忧,祷神得雨民忧散。

绝怜得雨如得金,黄金不入饥时眼。

君不见去年河陕间,到处各有守令官。

尽心弭灾岂无术?坐使生齿遭艰难。

忠臣忍读罪己诏?富儿勇取入粟官。

呜呼,从渠入粟为官至卿相,徙薪合在焦头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朱升对一位地方官员(唐令尹)成功祈雨并缓解当地干旱情况的赞美。诗中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比喻,展现了官员的仁政与民众的喜悦。

首句“乖龙行雨来”,巧妙地将龙与雨水联系起来,暗示了官员通过某种方式召唤了雨水的到来。接着,“阴云暗长空”描绘了乌云密布的天空,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雨水。这一景象与后文的“共说今年好令君”形成对比,突出了官员的智慧与能力。

“父老急避雨,枕籍丛祠中”描述了村民们在雨前匆忙躲避的情景,而“共说今年好令君”则表达了他们对官员的感激之情。这不仅体现了官员与民众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反映了其在困难时期所展现出的领导力。

接下来的几句“推收不行二十载,编户流离注虚税”揭示了过去二十年来,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百姓生活困苦,税收无法正常征收。而“救焚拯溺不移时,感召丰穰如有期”则赞扬了官员及时采取行动,帮助百姓度过难关,并期待未来丰收。

诗中提到的“夏潦秋必旱,家家发忧叹”反映了自然界的循环规律以及人们对干旱的担忧。然而,“人言令君先民忧,祷神得雨民忧散”表明官员不仅关心民众的日常忧虑,更是在干旱之前就采取措施,最终通过祈雨成功缓解了危机。

最后,“绝怜得雨如得金,黄金不入饥时眼”强调了雨水对于干旱地区的重要性,比黄金更为珍贵。这不仅体现了自然之美的价值,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生存挑战时的深刻感悟。

“君不见去年河陕间,到处各有守令官。尽心弭灾岂无术?坐使生齿遭艰难。”这部分通过对比去年的情况,强调了官员在灾害面前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同时,也对那些未能有效应对灾害的官员提出了批评。

“忠臣忍读罪己诏?富儿勇取入粟官。”这两句表达了对官员忠诚与责任感的肯定,同时也对那些只顾个人利益而不顾民生的官员进行了讽刺。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一位为民着想、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官员的高度评价。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诗人在赞美官员的同时,也反思了社会中的不公与人性的复杂性。

作者介绍

朱升
朝代:宋   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

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景定建康志》卷三二)
猜你喜欢

故太师中书令曾鲁公挽词二首·其一

天锡兴王佐,三朝秉化钧。

平生清俭节,临老退閒身。

赤舄荣封国,缁衣美世臣。

永陪英庙享,千载德名新。

(0)

简子容

同馆分飞来右浙,一麾潇洒出南河。

琴书满榻王常在,不独西湖胜赏多。

(0)

杂诗·其三

秋蓬美枝叶,所恶在根本。

随风不知往,去地日已远。

烝人何蚩蚩,原草何菀菀。

经营四方事,相与日牴践。

中林野火落,青青化为炭。

亦自有根荄,糜灭已复蔓。

(0)

游霍童·其三

瀑声深涧浅涧,峰势烟笼雾笼。

彷佛身游海上,须臾觉上山中。

(0)

寄虔州东禅惠长老

山僧未识面,远想何潇洒。

客从赣上来,肯可必儒雅。

学诗拟柴桑,陈编长在把。

冥搜得佳句,冲淡相上下。

由来渊源远,知解妙空假。

史君固好善,公馀枉车马。

玄谈閒清吟,至乐匪尊斝。

借问岁早晚,重修远公社。

(0)

渊明醉石

聒聒飞泉清绕石,悠悠天幕翠铺空。

是非分付千钟里,日月消磨一醉中。

柳絮狂飘荒径畔,菊花仍在旧篱东。

水声山色年年好,堪使游人耻素风。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