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未识面,远想何潇洒。
客从赣上来,肯可必儒雅。
学诗拟柴桑,陈编长在把。
冥搜得佳句,冲淡相上下。
由来渊源远,知解妙空假。
史君固好善,公馀枉车马。
玄谈閒清吟,至乐匪尊斝。
借问岁早晚,重修远公社。
山僧未识面,远想何潇洒。
客从赣上来,肯可必儒雅。
学诗拟柴桑,陈编长在把。
冥搜得佳句,冲淡相上下。
由来渊源远,知解妙空假。
史君固好善,公馀枉车马。
玄谈閒清吟,至乐匪尊斝。
借问岁早晚,重修远公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寄给虔州东禅惠长老的一首赠诗。诗人通过想象与山僧惠长老未曾谋面,却对其风度和学问有着深远的敬仰。他推测惠长老可能像陶渊明那样文雅且擅长诗歌,对经典的研习深入细致,创作出清新淡泊的佳作。诗人赞赏惠长老的深厚学识和超脱的境界,同时也提到虔州太守史君的好善乐施,常常在公务之余前来拜访,与长老进行玄妙的谈论和清雅的吟咏,这种乐趣超越了世俗的饮酒之乐。最后,诗人询问了惠长老所在的时间,表达了希望重修旧谊的愿望,共同参与社区的活动。整首诗洋溢着对高人逸士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
世无壮士力扼虎,群虎食人人莫禦。
上官付之无奈何,悬赏谩令招猎户。
猎户徒能逐麇麂,初非法中虎匠比。
心胆既怯赏又轻,谁肯向前判一死。
官遣弓兵相助佐,猎户见之气先挫。
心忧得赏为所分,眼见有虎容渠过。
弓兵散在村落中,村民鸡犬为一空。
四足之虎未可捕,两足之人与虎同。
真虎为患时一出,人虎为患朝连久。
东乡闻虎在西邻,人虎又向西乡集。
野外晡时即掩关,椎苏不复更登山。
人虎难避愈真虎,纵为虎食不闻官。
中年知学道,所得不造微。
老来衰拙甚,动与世俗违。
诗书束高阁,蓬藋掩坏扉。
自应车马绝,不待门墙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