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一室如悬罄,弹铗浩歌谁复听。
篮舆每出欠仆夫,蹇驴试跨愁泥泞。
南坡日涉恐负渠,寸步跻攀如折胫。
偶向田头问小溪,何妨竹里通幽径。
杖藜从此便还往,出趁晨光归及暝。
更遣苍头佩一壶,醉中却爱风吹醒。
先生一室如悬罄,弹铗浩歌谁复听。
篮舆每出欠仆夫,蹇驴试跨愁泥泞。
南坡日涉恐负渠,寸步跻攀如折胫。
偶向田头问小溪,何妨竹里通幽径。
杖藜从此便还往,出趁晨光归及暝。
更遣苍头佩一壶,醉中却爱风吹醒。
虞俦的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先生寓居之处的清贫与简朴,"一室如悬罄"形象地写出居室空荡,生活简陋。他独自弹铗高歌,却无人倾听,出行时需亲自驾驶篮舆或骑着蹇驴,小心翼翼以防陷入泥泞。诗人表达了对南坡自然景色的喜爱,担心每日涉足会辜负这美景,步步攀登仿佛折断了腿般艰难。
然而,他在田头发现一条小溪旁隐藏着竹林中的幽径,这为他的日常往返提供了便利,让他可以充分享受这种日行月返的乐趣。诗人决定经常拄着藜杖来往,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都乐在其中。他还安排了仆人携带酒壶,以便在醉中享受清风的吹拂,让心灵得到片刻的清醒。
整首诗以日常琐事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在简朴生活中寻找乐趣的闲适心境。
篝火下脩岭,褰衣涉清川。
夜投故人庐,洞壑藏真仙。
一水远萦纡,两山对蜿蜒。
但见烟云深,不识车马喧。
主人敬客至,杯酒罗堂前。
诸孙竞劝酬,烹羊杂鸡鲜。
同来二三人,妙语争春妍。
此会良独难,达旦不复眠。
鸡鸣秉烛游,到君新池边。
中有读书堂,藏书足精研。
把笔记姓名,徘徊怅无缘。
天明驱车去,去上层冈巅。
回首三叹息,安得数亩田。
结茅与君邻,啸傲终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