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陈季若上仓使》
《代陈季若上仓使》全文
宋 / 林光朝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大块始开凿,娲皇为补天。

天平雷雨正,后稷诲之田。

大浸十二岁,流金复七年。

幸哉尧汤民,以手摩抚然。

徂丘虐焰起,秦俗相焚煎。

官租夺以半,饱食何夤缘。

自从汉道昌,敦朴乃其先。

初开常平议,聚粟如源泉。

年登谷价贱,散以大农钱。

旱潦或艰食,用之如转圜。

悠悠百王心,皎皎三代前。

井田日以坏,此法当磨镌。

公侯希世珍,秀色媚长川。

官学有根株,诵诗三百篇。

风土无隐情,是为大夫贤。

抟饭哺赤子,当食长尔怜。

江东百万户,彫俗生春妍。

持节闽岭初,有如病者痊。

刘晏取予术,夷吾轻重权。

义仓有粟腐,物价敢喧阗。

斯助阜民政,南风吹五弦。

昼日公侯门,客车动百千。

下吏走尘土,从容愧执鞭。

岂不随吹嘘,譬彼乘风船。

长技非卓鲁,主德奚由宣。

松竹伴孤吟,敢怀岁月迁。

终酬国士知,未甘长弃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ichénruòshàngcāng使shǐ
sòng / línguāngcháo

kuàishǐkāizáohuángwèitiān

tiānpíngléizhènghòuhuìzhītián

jìnshíèrsuìlàngjīnnián

xìngzāiyáotāngmínshǒurán

qiūnüèyànqínxiāngfénjiān

guānduóbànbǎoshíyínyuán

cónghàndàochāngshúnǎixiān

chūkāichángpíngyuánquán

niándēngjiàjiànsànnóngqián

hànliáohuòjiānshíyòngzhīzhuǎnhuán

yōuyōubǎiwángxīnjiǎojiǎosāndàiqián

jǐngtiánhuàidāngjuān

gōnghóushìzhēnxiùmèichángchuān

guānxuéyǒugēnzhūsòngshīsānbǎipiān

fēngyǐnqíngshìwèixián

fànchìdāngshíchángěrlián

jiāngdōngbǎiwàndiāoshēngchūnyán

chíjiémǐnlǐngchūyǒubìngzhěquán

liúyànshùqīngzhòngquán

cāngyǒujiàgǎnxuāntián

zhùmínzhèngnánfēngchuīxián

zhòugōnghóuménchēdòngbǎiqiān

xiàzǒuchéncóngróngkuìzhíbiān

suíchuīchéngfēngchuán

chángfēizhuózhǔyóuxuān

sōngzhúbànyíngǎn怀huáisuìyuèqiān

zhōngchóuguóshìzhīwèigānchángjuān

注释
娲皇:神话中的女娲,补天神话的主角。
后稷:古代农业神,教导农耕。
徂丘:地名,此处指代恶政发生的地方。
敦朴:淳朴,朴实。
常平议:古代的粮食储备制度。
大农钱:汉代发行的钱币。
刘晏:唐代著名理财家。
义仓:古代用于救灾的公共粮仓。
南风:象征丰收和温暖。
客车:古代对贵族出行车辆的称呼。
执鞭:比喻地位较低的人为上级驾车。
卓鲁:卓异、鲁钝,这里指卓越的才能。
岁月迁:时光流逝。
翻译
巨大的工程开始,女娲补天作为起源。
天平上雷雨频繁,后稷教导农耕技术。
洪水肆虐十二年,接着又是七年炼狱般酷热。
百姓有幸,尧汤时代人们手抚天恩。
徂丘恶政兴起,秦朝风俗如同焚烧一般。
官府税收苛刻,饱食者为何还要贪求更多。
自汉代繁荣,淳朴风气成为首要。
常平仓制度初设,粮食如泉涌般聚集。
丰年谷价低廉,用大农钱分发给民众。
干旱或涝灾时,粮仓救急如同旋转圆盘。
历代君王心思各异,三代之前尤为明显。
井田制逐渐瓦解,古法需重新审视和修订。
公侯们珍视世袭,秀美之地依河而生。
官学根基深厚,学子诵读《诗经》三百篇。
风俗淳朴无隐藏,这是大夫们的贤明。
官员们喂养饥民,如同父母般关爱。
江东百万户人家,风俗焕发生机。
初到闽岭任职,如同病人康复。
刘晏理财之道,管仲权衡轻重。
义仓存粮腐败,物价不敢再乱哄哄。
这帮助民生富足,南风吹拂五弦琴声。
白天公侯府门前,车马络绎不绝。
下级官员忙于应对,面对权贵心中愧疚。
怎能不赞美,如乘风破浪的船只。
卓越技艺并非唯一,君主美德如何宣扬。
松竹陪伴孤独吟唱,时光荏苒不觉老去。
终将回报国士知遇,不甘长久被弃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所作的《代陈季若上仓使》,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政策的回顾,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与民生福祉的关注。诗中提到女娲补天、后稷教民稼穑,象征着古代对农业的重视;大浸和流金的灾害,反映了古代人民生活的艰辛。诗人赞扬了尧汤时期的仁政,批评了秦朝的暴政和汉代以来的政策调整,尤其是常平仓制度在调节粮价、应对灾荒中的积极作用。

诗中还提到了井田制的衰落,暗示了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以及公侯贵族对财富的追求。诗人推崇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学习经典可以培养出贤能的大夫。他还提到刘晏和管仲的理财智慧,以及义仓的设立对于稳定物价的作用。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公正施政的期待,希望官员们能够体恤百姓,如同春风般带来福祉。他自谦地表示,虽然才华有限,但仍然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求个人的升迁,体现了忠诚和责任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

作者介绍
林光朝

林光朝
朝代:宋

(1114—1178)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谦之,号艾轩。孝宗隆兴元年进士。通《六经》,从学者众,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行东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茶民军。召为国子祭酒,除中书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卒谥文节。有《艾轩集》。
猜你喜欢

复叹三首·其二

忆昔金闺困天梏,乞身还山思维谷。

频年藜藿口不充,况复呻吟卧床褥。

生子当如孙仲谋,豚犬区区但口腹。

于乎天时人事两不值,我生安命而已矣。

(0)

春暮

门开轣辘东风晓,酒熟床头无可人。

听尽雨声浑不寐,楝花榆荚过残春。

(0)

紫阳山中徐步

穷壑卧孤松,寒风生杖屦。

幽人独往来,鸟哢自成句。

因山剩得秋,欣然有馀趣。

片雨弄江光,孤云起汀树。

望中水似天,啸坐渔舟去。

(0)

宫词八首·其一

君王亲著紫霞裳,白玉冠簪八宝光。

夜半碧坛星月冷,九天仙乐下鸾皇。

(0)

拟宫怨·其六

流苏帐冷璅窗虚,云月差差度玉除。

百岁精灵悲故剑,九重恩宠附前鱼。

莲花有恨凝芳履,竹叶无光引属车。

人意已疏言更浅,莫将词赋倚相如。

(0)

东飞伯劳歌

东飞伯劳西飞雀,佳人两两春相约。

长安游子紫霓裳,垂柳飞花空断肠。

墙头桃李争红白,朱甍翠槛谁家宅。

雨余缓辔踏芳辰,急管繁弦无那春。

紫骝嘶入晴烟去,窈窕秦娥隔花语。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