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壑卧孤松,寒风生杖屦。
幽人独往来,鸟哢自成句。
因山剩得秋,欣然有馀趣。
片雨弄江光,孤云起汀树。
望中水似天,啸坐渔舟去。
穷壑卧孤松,寒风生杖屦。
幽人独往来,鸟哢自成句。
因山剩得秋,欣然有馀趣。
片雨弄江光,孤云起汀树。
望中水似天,啸坐渔舟去。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紫阳山中徐步》描绘了一幅深山秋日的静谧画面。首句“穷壑卧孤松”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棵孤独的松树挺立在深谷之中,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接下来,“寒风生杖屦”暗示了诗人独自漫步时感受到的清冷山风,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幽人独往来,鸟哢自成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隐逸生活,他独自在山间行走,连鸟儿的鸣叫都仿佛成了有意的诗句,增添了山中的诗意。诗人对秋天的欣赏之情溢于言表:“因山剩得秋,欣然有馀趣”,他感到满足和愉悦,享受着山中秋意带来的别样趣味。
后两句“片雨弄江光,孤云起汀树”通过描绘雨滴洒在江面,以及孤云升起在水边树木上,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富有动态美。最后,“望中水似天,啸坐渔舟去”以开阔的视野和想象,诗人坐在渔舟上,望着江水与天空相接,自由自在地离去,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孤松、寒风、鸟语、山水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富有哲理的山中世界,体现了诗人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阴云蔽空白日冥,疾风满路驱雷霆。
幸接招提投一宿,空廊寂寂飞鼯鼪。
齐厨无人烟火熄,佛前几卷堆残经。
燃灯枯坐两耳冷,侧听万壑松涛倾。
檐溜须臾声渐止,门外潺湲犹未已。
开轩月露皓盈阶,仰看天光净如洗。
鸿鹄群飞天地秋,关中老父尽归刘。
谁知仗剑收秦鹿,竟以分羹激楚猴。
大泽曾闻中夜泣,新丰爱作故乡游。
雉姁一出英雄死,风起歌台万里愁。
燕昭筑高台,礼士自隗始。
结交须黄金,士也乃如此。
剧辛乐毅攫金来,大风东海生尘埃。
黄金用尽将印夺,纷纷北走邯郸台。
阿孙马角抱余?,思报深仇结神勇。
可惜荆卿剑术疏,扺蛙空费盘金捧。
易水萧萧督亢陂,头颅万里行关西。
家风好士竟安用,但闻白头老鸦台上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