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衣瘦马,望楚天空阔,碧云林杪。
野水孤城斜日里,犹忆那回曾到。
古木鸦啼,纸灰风起,飞入淮阴庙。
椎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
何处漂母荒坟,清明落日,肠断王孙草。
鸟尽弓藏成底事,百事不如归好。
半夜钟声,五更鸡唱,南北行人老。
道傍杨柳,青青春又来了。
短衣瘦马,望楚天空阔,碧云林杪。
野水孤城斜日里,犹忆那回曾到。
古木鸦啼,纸灰风起,飞入淮阴庙。
椎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
何处漂母荒坟,清明落日,肠断王孙草。
鸟尽弓藏成底事,百事不如归好。
半夜钟声,五更鸡唱,南北行人老。
道傍杨柳,青青春又来了。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酹江月·过淮阴》描绘了一幅凄清而怀旧的画面。诗人以“短衣瘦马”开篇,形象地刻画了自己旅途中的孤独与疲惫,望着辽阔的楚天,碧云高照于林梢,营造出一种苍茫的氛围。接着,他回忆起过去在野水环绕的孤城中,夕阳西下时的探访,对淮阴庙中英雄韩信的追思油然而生。
诗人感慨英雄已逝,昔日的豪情壮志如今只剩下“椎牛酾酒”的祭奠,无人再能理解或凭吊。他对漂母的荒坟和王孙草的描写,寄托了对忠诚与被遗忘的哀叹。接下来,诗人借“鸟尽弓藏”的典故,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无奈,认为归隐是最好的选择。
夜晚的“半夜钟声”和“五更鸡唱”象征着时光流逝,行人的老去,让人感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最后,诗人以路边的“道傍杨柳”和“青青春又来”作结,既写出自然的轮回,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变迁,给人留下深深的思索。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萨都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