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并蒂莲三首·其一》
《咏并蒂莲三首·其一》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阴阴夏木草堂幽,不尽閒情独倚楼。

风捲绿衣初却暑,露垂红粉解迎秋。

午眠隔岸鸳鸯稳,晚浴澄波翡翠羞。

遥忆故人池上乐,新凉鼓棹重淹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池塘中并蒂莲盛开的宁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特有的清凉与生机。首句“阴阴夏木草堂幽”,描绘了夏日午后,树木浓荫覆盖,草堂内一片清凉幽静的景象,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基调。接着,“不尽闲情独倚楼”一句,点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他独自倚靠在楼阁之上,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内心充满了悠闲与宁静。

“风捲绿衣初却暑,露垂红粉解迎秋”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夏日傍晚的自然景象。微风吹过,绿叶轻轻摇曳,仿佛是夏日的最后一抹清凉;露珠在花瓣上缓缓滴落,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午眠隔岸鸳鸯稳,晚浴澄波翡翠羞”则进一步描绘了池塘中的生动画卷。午后的鸳鸯在岸边安稳地休息,而到了傍晚,它们在清澈的水中嬉戏,仿佛是不愿离开这美丽的家园。这里通过鸳鸯的动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最后,“遥忆故人池上乐,新凉鼓棹重淹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当前美好时光的珍惜。他回忆起与友人在池边共度欢乐时光的情景,并期待着再次相聚,享受这份清凉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傍晚池塘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杜司空席上赋

红灯初上月轮高,照见堂前万朵桃。

觱栗调清银象管,琵琶声亮紫檀槽。

能歌姹女颜如玉,解引萧郎眼似刀。

争奈夜深抛耍令,舞来挼去使人劳。

(0)

新楼诗二十首·其九

寺深松桂无尘事,地接荒郊带夕阳。

啼鸟歇时山寂寂,野花残处月苍苍。

绛纱凝焰开金像,清梵销声闭竹房。

丘垄渐平连茂草,九原何处不心伤。

(0)

寄王汉阳

南湖秋月白,王宰夜相邀。

锦帐郎官醉,罗衣舞女娇。

笛声喧沔鄂,歌曲上云霄。

别后空愁我,相思一水遥。

(0)

旧宫人

歌舞梁州女,归时白发生。

全家没蕃地,无处问乡程。

宫锦不传样,御香空记名。

一身难自说,愁逐路人行。

(0)

寻徐道士

寻师远到晖天观,竹院森森闭药房。

闻入静来经七日,仙童檐下独焚香。

(0)

题润州金山寺

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