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尚书李丈六绝·其一》
《和尚书李丈六绝·其一》全文
宋 / 王之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丈人诗律照青春,句到诸郎副析薪。

特许八分传阿买,囊收珠玉破清贫。

(0)
翻译
老丈人的诗歌遵循着青春的韵律,
每句都适合年轻的郎儿们来解析和学习。
注释
丈人:指年长有学问的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尊敬的人物。
诗律:诗歌的格律或规则。
青春:比喻诗歌的活力和新颖。
诸郎:泛指年轻的读书人。
副析薪:辅助分析和理解诗歌,如同薪火相传。
特许:特别允许。
八分:古时对书法的一种评价,表示写得不错。
阿买:可能是诗人的弟子或者亲近的人。
囊收:收入囊中,比喻收入知识或财富。
珠玉:比喻珍贵的诗文。
破清贫:打破清苦的生活,可能指通过文学创作获得精神满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望的作品,名为《和尚书李丈六绝(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比和尚与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佛法修行的赞赏及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

首句“丈人诗律照青春”表明和尚通过诵读佛经、修行来保持心灵的清新与年轻,而普通人(诸郎)则在世俗的柴米油盐中忙碌,生活平凡无奇。第二句“句到诸郎副析薪”进一步描绘了普通人的琐碎劳作,他们需要不断地分割木头取暖或做其他用途。

第三句“特许八分传阿买”可能是在说佛法的传播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学习,甚至是通过某种方式(阿买)来获取智慧。最后一句“囊收珠玉破清贫”则表达了一个观点,即通过修行佛法,可以打破物质上的清贫,获得精神上的丰富和满足。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两种生活方式,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尊崇,以及对超越世俗烦恼、追求心灵净化的一种向往。

作者介绍

王之望
朝代:宋   字:瞻叔   生辰:1102-1170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侣鱼

清池耀明镜,绿萍净相依。

水面散寒花,树底风生微。

主人时夕来,释杖坐苔矶。

丛石围小岛,游鱼吹浪飞。

眼中银泼剌,鳞光乱斜晖。

物我澹无言,相对两忘机。

余亦观化者,愿与子同归。

(0)

望夫石

望夫处,近青天。天高高,山连连。

妾身化为石,夫归是何年。

夫不归,妾谁怜,夫归石能前。

夫有父与母,高堂意双悬。妾不能前,谁炊爨烟。

(0)

思归饮钦之馆

乡心迢递郁难开,且醉佳人旧酒杯。

千里雁书回隔岁,五湖云树锁高台。

遥闻河北兵还满,坐看长安月又来。

容取腐儒江海上,仗君终作济时才。

(0)

武卿山中晚行

水流青山中,人行白云处。

落日下西崦,馀光拂高树。

此行何所有,一眺空海宇。

惭乏山林姿,来此成宾主。

(0)

雪中漫兴

长安雪花乱如云,复道层城望不分。

行客遥传五侯宅,画楼丝管昼纷纷。

(0)

送蒋子云冬官病还杨州

卧病长安不出门,话归南国暂留尊。

春来日日风尘色,海畔冥冥天地昏。

坐傍桃花停岸舸,行随杨柳到江村。

楚山亦有蘼芜草,游子空伤万里魂。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