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萦纡行一发,下见沧溟涌初月。
不应佳气无所归,十载声名蔼吴越。
香炉峰下新解官,疋马又过桑麻间。
知有秦人篆字否,不妨高处小尘寰。
石磴萦纡行一发,下见沧溟涌初月。
不应佳气无所归,十载声名蔼吴越。
香炉峰下新解官,疋马又过桑麻间。
知有秦人篆字否,不妨高处小尘寰。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郎祖仁离开九江,返回家乡省亲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句“石磴萦纡行一发”,生动地展现了山路蜿蜒曲折,仿佛一条细线延伸至远方,引人入胜。接着,“下见沧溟涌初月”一句,将视线从山间拉远,描绘出海面初升的明月,与大海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壮阔的意境。
“不应佳气无所归,十载声名蔼吴越。”这两句表达了对郎祖仁过去十年在官场上的成就和名声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地方的贡献,使得他的离去不仅仅是个人的别离,更是地方文化与精神的一种传承。
“香炉峰下新解官,疋马又过桑麻间。”描述了郎祖仁卸任后,独自骑马穿越田野,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知有秦人篆字否,不妨高处小尘寰。”则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充满期待,希望他在远离尘嚣的地方能找到心灵的归宿,如同古代秦人篆刻的文字一样,留下不朽的印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情感与哲思,既是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也是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建酉金为政,摇落草木衰。
除瓜陇亩净,邵平无米炊。
满家色藜藿,诗书不赒饥。
平生晁公子,正用此时来。
定交无一物,秋月以为期。
执持荆山璧,要我雕琢之。
破斧不能柯,况乃玉无疵。
危冠论百揆,备乐奏四时。
成功彼有命,用舍君自知。
收身渺江湖,岁晚白鸟嬉。
开径蒲苇中,倚锄望君归。
闭塞乃非道,不才当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