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
《端午》全文
宋 / 周承勋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谁家解祟吐千瓶,丹墨交辉走百灵。

尽使蛙蛇归药笼,又缠萧艾作人形。

安得綵丝十万丈,东南西北系飘零。

(0)
注释
谁家:哪一家。
解祟:解除诅咒或邪气。
千瓶:极多的瓶子。
丹墨:丹药和墨水,这里可能象征神秘力量。
交辉:相互辉映。
走百灵:如百灵鸟般飞舞。
蛙蛇:泛指小动物。
药笼:装药材的篮子。
萧艾:艾草,一种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人形:人的形状。
安得:如何能得到。
綵丝:彩色的丝线。
十万丈:极大的长度,形容数量众多。
系飘零:系住飘泊不定的人。
翻译
哪家能解开这神秘的咒语,倾倒出千瓶的丹墨,光芒四射如同百灵鸟飞舞。
这些丹墨让青蛙蛇虫都成为药材,又将艾草编成人的形状。
哪里能得到十万丈长的彩丝,好将这四处漂泊的人们紧紧系住。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端午节的习俗,尤其是与驱邪避疫相关的活动。首句“谁家解祟吐千瓶”暗示了人们在端午节会挂菖蒲、艾草等以驱邪,"千瓶"可能象征着众多的草药或香囊。接下来的“丹墨交辉走百灵”描绘了五彩斑斓的装饰和符咒在空气中飘动,寓意吉祥和驱鬼。"尽使蛙蛇归药笼,又缠萧艾作人形"则形象地写出人们将这些植物编织成各种形状,如蛙蛇等,以镇宅驱邪。

最后两句“安得綵丝十万丈,东南西北系飘零”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气氛的向往,希望有无尽的彩线可以将人们的命运与这些辟邪之物相连,寓意平安吉祥。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宋代端午节的独特风俗和人们的祈福心理。

作者介绍

周承勋
朝代:宋

广德人,字希稷。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知昆山县,政平讼简,民为感悦。有《清閟集》。
猜你喜欢

画笋遗许口北

口北清馋似大苏,穷边那得笋烧垆。

曾闻止渴消梅子,故写龙孙与大夫。

(0)

题画梅·其一

凫牛两碟酒三卮,索写梅花四句诗。

想见元章愁米日,不知几斗换冰枝。

(0)

石榴荷花

画得荷花朵,傍依海石榴。

西施夜浴罢,催火照梳头。

(0)

夜坐有感转忆往事

朝来乾鹊聒檐牙,入夜孤灯也弄花。

儿女一生梦养虎,行藏四足画添蛇。

因嗟竹箭歌如箦,时泛荷花到若邪。

记得万峰高顶鹿,竟晞黄犬猎人家。

(0)

沈将军诗

将军者谁沈家郎。学书学剑学渔阳。

呼枭喝雉疲夜场。月低日高睡竟忘。

躯干虽小胆则姜。十年从军官参将。

杀贼归来坐五羊。明珠芡米侧槩量。

买得绿珠可姓梁。一妻五妾愁专房。

广西藤酒世无双。海南红螺不假镶。

直钱虽少贵天生。鹦鹉不谈立酒旁。

文犀玳瑁细碎妆。龙脑一缕飞中央。

左县翡翠玉虫螀。右挂镂金小凤皇。

回身未步身先锵。盻影入鬓斜月光。

拽郎髭须郎吻张。大卮小卮响喉咙。

池中岂少雌鸳鸯。安得老鸧专颉颃。

郎谁与欢思边疆。谁者换马邯郸娼。

庐龙将军急才良。见郎谓何用不臧。

且试锁钥扼背吭。分道密云汝往当。

汉家猛士守四方。沈郎沈郎不寻常。

我思古人等雁行。吹箫者谁勃丞相。

(0)

赠吕正宾长篇

海气扑城城不守,倭奴夜进金山口。

铜签半傅鸊鹈膏,刀血斜凝紫花绣。

天生吕生眉采竖,别却家门守城去。

独携大胆出吴关,铁皮双裹青檀树。

楼中唱罢酒半曛,倒著儒冠高佛云。

从游泮水践绳墨,却嫌去采青春芹。

吕生固自有奇气,学敌万人非所志。

天姥中峰翠色微,石榻斜支读书处。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