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北清馋似大苏,穷边那得笋烧垆。
曾闻止渴消梅子,故写龙孙与大夫。
口北清馋似大苏,穷边那得笋烧垆。
曾闻止渴消梅子,故写龙孙与大夫。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画笋遗许口北》。诗中以“口北清馋似大苏”开篇,巧妙地将主人公的食欲与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相提并论,暗示了其对美食的热爱。接着,“穷边那得笋烧垆”一句,通过对比边远之地难以寻得佳肴,表达了对美味的渴望与珍惜。
“曾闻止渴消梅子”引用了古代诗句,意在强调画中的竹笋如同梅子一般,能解渴生津,既是对画作艺术效果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的审美情趣。最后,“故写龙孙与大夫”,以“龙孙”比喻竹笋,寓意高雅,而“大夫”则进一步提升了竹子的形象,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画中竹笋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艺术之美,也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审美趣味。
岸巾青鬓风流,素怀莹抱明如镜。
旧家采笔,词仙秋梦,吹笙花影。
画阁笼佳气,天香袅蟠夔周鼎。
看嫏嬛翠拥,珊瑚藻绚,玉签细,银钩劲。还省。
云窗韵静。酒阑时、丹铅引兴。
中州盛业,元丰残稿,辛勤重整。
散锦春江上,芙蓉艳、十分芳景。
愿年年唱此,阳春曲好,载韶华永。
北山南,南山北。芳草乱迷路。
陌上闲愁,红紫斗眉妩。
几多陈迹残碑,藓消苔蚀,尽朝露、夕阳无语。
断肠句。玉洞犹绕烟霞,刘郎忆前度。
回首凝情,当日旧题处。
空留别院玲珑,一湾流水,听沧海、明珠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