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东下两山尊,天作巍峰壮此门。
金简承华开日月,元圭拜手奠乾坤。
侨名已变当涂国,遗迹犹传禹会村。
间话怀襄溯前烈,直疑疏凿尚留痕。
长淮东下两山尊,天作巍峰壮此门。
金简承华开日月,元圭拜手奠乾坤。
侨名已变当涂国,遗迹犹传禹会村。
间话怀襄溯前烈,直疑疏凿尚留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邵文纶一同登临怀远青云楼,眺望长江两岸的荆涂两山的壮观景象。首句"长淮东下两山尊",以比喻手法,将两山比作尊贵的君王,显示出山水的雄伟气势。次句"天作巍峰壮此门"进一步强调山峰的高大,仿佛是上天特意塑造的壮丽门户。
第三句"金简承华开日月",通过"金简"和"承华",象征着皇家的威严和光明,暗示山峰如同承载天地精华的日月,增添了神秘色彩。"元圭拜手奠乾坤"则借"元圭"(古代象征帝王的玉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天地秩序的尊重。
接下来,诗人提到"侨名已变当涂国,遗迹犹传禹会村",点出历史变迁,虽然地名有所改变,但禹会村的传说仍然流传,体现了历史的延续和文化传承。
最后两句"间话怀襄溯前烈,直疑疏凿尚留痕",诗人与朋友交谈中追忆过往英雄事迹,感叹这些壮举似乎还留有痕迹在眼前,表达了对先贤的缅怀和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融入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体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感寄托和审美情趣。
庭鹊营巢初一枝,馀寒未便夹罗衣。
春风娜娜还吹霰,岁事骎骎已发机。
上国遨游谁信老,中年情味祇思归。
和诗应觉添新懒,过尽长空雁北飞。
君不见天高后土黄,变化出入唯阴阳。
旋凝细雾作飞雹,复遣震雷追日光。
可怜万物甚微细,坐听百变随颠僵。
深根固蒂无计遁,倏来忽返安能防。
平生未见实惊耳,稍远不知如隔墙。
君看歌舞醉华屋,下有累絷排两廊。
眼前苦乐尚悬绝,空中造化知有亡。
我居宛丘厌凝冱,雪翻海水填陂塘。
但知膏泽利牟麦,恣食饼饵真嘉祥。
山阳所记亦何事,有酒胡不尽一觞。
魏公德业冠当年,汝守威名竦汉边。
将相传家俱未远,子孙到处各推贤。
风流最喜君真似,符竹连分政得专。
岘首重寻碑堕泪,习池还指客横鞭。
逃亡已觉依刘表,寒俊应须礼浩然。
当有郡人知古意,拦街齐唱接篱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