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恪郎中知襄州》
《送王恪郎中知襄州》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魏公德业冠当年,汝守威名竦汉边。

将相传家俱未远,子孙到处各推贤。

风流最喜君真似,符竹连分政得专。

岘首重寻碑堕泪,习池还指客横鞭。

逃亡已觉依刘表,寒俊应须礼浩然。

当有郡人知古意,拦街齐唱接篱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wánglángzhōngzhīxiāngzhōu
sòng / zhé

wèigōngguāndāngniánshǒuwēimíngsǒnghànbiān

jiāngxiāngchuánjiāwèiyuǎnsūndàochùtuīxián

fēngliúzuìjūnzhēnzhúliánfēnzhèngzhuān

xiànshǒuzhòngxúnbēiduòlèichíháizhǐhéngbiān

táowángjuéliúbiǎohánjùnyìnghàorán

dāngyǒujùnrénzhīlánjiēchàngjiēpiā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好友王恪郎中赴任襄州所作,表达了对王恪高尚品德与才能的赞美,以及对他未来仕途的期许。首联“魏公德业冠当年,汝守威名竦汉边”以魏公的典故赞扬王恪的德行和威望,暗示他在襄州任职将延续家族的荣耀。颔联“将相传家俱未远,子孙到处各推贤”进一步强调了家族的美德传承,期待他在襄州也能选拔贤能。

颈联“风流最喜君真似,符竹连分政得专”称赞王恪的风度和处理政务的能力,言其如古代名臣般得心应手。诗人回忆起岘首碑刻和习池故事,寓含对王恪能够像古人那样留下佳话的期望。“逃亡已觉依刘表,寒俊应须礼浩然”则希望他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能如刘表接纳人才,尊重贤良。

尾联“当有郡人知古意,拦街齐唱接篱篇”预想当地百姓会理解并欣赏王恪的古道热肠,他们会如同迎接英雄一般欢迎他。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王恪赴任襄州的鼓励和祝福。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周宗庙歌十二首·其三皇夏

年祥辨日,上协龟言。奉酎承列,来庭骏奔。

雕禾饰斝,翠羽承樽。敬殚如此,恭惟执燔。

(0)

贻何秀才诗

桂叶竟穿荷,蒲心争出波。

有鷕惊苹芰,绵蛮弄藤萝。

临花空相望,对酒不能歌。

闻君饶绮思,摛掞足为多。

布鼓诚自鄙,何事绝经过。

(0)

古意诗

挟瑟丛台下,徙倚爱容光。

伫立日已暮,戚戚苦人肠。

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

锦衾无独暖,罗衣空自香。

明月虽外照,宁知心内伤。

(0)

学古诗三首·其三

昔随张博望,辞帝长杨宫。

独好西山勇,思为北地雄。

十年事河外,雪鬓别关中。

季月边秋重,岩野散寒蓬。

日隐龙城雾,尘起玉关风。

全狐君已复,半菽我犹空。

欲因上林雁,一见平陵桐。

(0)

曲台歌未徙。黄壤哭已亲。玉玦归无色。

罗衣会生尘。骄才雄力君何怨。徒念薄命之苦辛。

(0)

诗·其四

轨迹未及安,长辔忽已整。

道遐觉日短,忧深使心褊。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