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瑟丛台下,徙倚爱容光。
伫立日已暮,戚戚苦人肠。
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
锦衾无独暖,罗衣空自香。
明月虽外照,宁知心内伤。
挟瑟丛台下,徙倚爱容光。
伫立日已暮,戚戚苦人肠。
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
锦衾无独暖,罗衣空自香。
明月虽外照,宁知心内伤。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独享而产生的哀愁与伤感。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典雅,其中“挟瑟丛台下”一句,就设定了一种幽静而有着古代韵味的环境,而“徙倚爱容光”则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
诗人通过“伫立日已暮,戚戚苦人肠”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忧伤,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它反映了一种对时光易逝、美好难以长存的无奈。接着,“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这两句,则是在描绘一种清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而“锦衾无独暖,罗衣空自香”则是对物质享受无法带来真实温暖和满足的感慨,它反映了诗人对于外在物质与内心需求之间差距的深刻体会。最后,“明月虽外照,宁知心内伤”一句,更是在强调尽管外界光明灿烂,但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哀愁和伤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绪,它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黑云匝地风怒号,河流突兀翻波涛。
轻帆大橹不得展,舟师撑拄惟长篙。
长空冥冥飞鸟绝,村墟烟火俱萧条。
邮亭隐见郑家口,泊舟仓卒横塘坳。
前途伴侣旋相失,挑灯挝鼓烦频招。
灯前呼儿具尊酒,胸中磊磈差可浇。
狂歌一醉且高枕,征途逆旅随所遭。
天工阴晴亦叵测,摩娑醉眼看明朝。
风恬日出波浪静,一息千里真鸿毛。
浮生行止每如此,客心何用空焦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