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不关念,扬名日更新。
但怜君道在,宁顾谪官频。
故国抛天外,全家寄水滨。
堂空巢少燕,门冷谒无人。
直气终干斗,刚肠肯泣麟。
逍遥轻嗣立,乾没笑安仁。
爱主长思阙,寻幽且养神。
伴闲初种竹,出使旧埋轮。
佞舌终期断,民冤必为伸。
他年修史传,谁可继清尘。
宠辱不关念,扬名日更新。
但怜君道在,宁顾谪官频。
故国抛天外,全家寄水滨。
堂空巢少燕,门冷谒无人。
直气终干斗,刚肠肯泣麟。
逍遥轻嗣立,乾没笑安仁。
爱主长思阙,寻幽且养神。
伴闲初种竹,出使旧埋轮。
佞舌终期断,民冤必为伸。
他年修史传,谁可继清尘。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的作品《寄所知》,表达了诗人宠辱不惊的淡泊情怀和对正义事业的坚守。首联“宠辱不关念,扬名日更新”揭示了诗人超脱世俗荣辱,追求品德日新月异的境界。颔联“但怜君道在,宁顾谪官频”赞美朋友坚持道义,即使遭遇贬谪也不改其志。
颈联描绘了朋友远离故土,寓居简陋的生活状态,“故国抛天外,全家寄水滨”,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深关切。接下来的诗句“堂空巢少燕,门冷谒无人”进一步渲染了友人生活的孤寂与清冷。
诗人鼓励朋友保持正直不屈,“直气终干斗,刚肠肯泣麟”,并以古代贤者自比,表达对公正理想的执着追求。尾联展望未来,期待友人能继续为百姓发声,留下清廉的美名,“他年修史传,谁可继清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高尚人格的推崇,具有鲜明的道德教化意义。
奈何故人颜,顿殊曩别时。
其瘦且弗论,隐若中含悲。
面虽为喜容,究难饰其微。
我素知尔心,亲浃宁昧之。
既从百里来,且作一日怡。
密交无泛言,语语搜肝脾。
起视斜日斜,照见东墙枝。
其枝茁一花,若怨春风迟。
尔花弗相怨,春深自有期。
祇愁实未成,啄尔多黄鸡。
堂庑初上灯,围炉复陈卮。
痛饮主亦欢,在病忧其疲。
相将联床眠,静可清梦依。
飒飒彯缨舞太阿,当筵慷慨复因何?
拥貂上相投壶乐,监雉劳军枕盾歌。
那得洪渠成美酝,愿扬天水洗雕戈。
重须置酒青山顶,手撷桃花唱踏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