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黄逸人幽居》
《过黄逸人幽居》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行到山中日已昏,一声寒犬出孤村。

青苔满地无人迹,风落残花闭洞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山中景象。诗人徐熥在黄昏时分行至山中,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的静谧与深邃。

首句“行到山中日已昏”,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时间与地点,黄昏时分的山林,光线渐暗,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氛围。接着,“一声寒犬出孤村”一句,以“寒犬”的叫声打破了山中的寂静,这一声犬吠仿佛是孤独的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增加了环境的冷清感,同时也暗示了居住在此的黄逸人的隐居生活。

“青苔满地无人迹”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静寂。青苔生长于湿润之地,满地的青苔不仅说明了此处少有人来,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自然变迁。这句诗通过“无人迹”三个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黄逸人居住环境的描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最后一句“风落残花闭洞门”将画面推向高潮。微风吹过,带走了山中残存的花朵,这些凋零的花瓣如同时间的碎片,轻轻飘落在洞门前。洞门紧闭,似乎象征着黄逸人内心的封闭或是对外界世界的隔绝。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即生命与时间的流逝,以及个体与外界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黄昏时分的静谧与寂寥,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独特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行路难二首·其二

君不见邯郸道上屠狗儿,纵博不知岁月驰。

买酒放歌人不齿,一言许诺轻生死。

又不见长安城中车马客,揖让宛若稷与契。

一朝得君固权宠,回视同袍生胡越。

胡越南北路不通,乃今共舟复同籍。

眼前浪起不相容,遂觉茫茫天地窄。

我歌行路难,使君心无欢。

寥寥古道几时还,愿随四老卧商山,白首茹芝无祸患。

(0)

客馆次徐八见示韵

晓起园林万玉加,纷纷衮衮乱周遮。

冷凝岸柳难舒眼,寒压江梅不放花。

银浪开时渔举网,青烟湿处客烹茶。

侨居喜遇徐公子,好约归乘剡水槎。

(0)

题周文靖竹石图寄赠山中叶克颖

紫台山形若匏仆,紫台山下竹无数。

四时苍翠拂檐楹,云是山人栖隐处。

我家相距十馀里,文笔山前义溪浒。

种得萧萧玉万竿,也学山人开别墅。

有时山人过我游,坐看繁阴满窗户。

夜静林间酒半醒,凤凰蹴落枝头露。

有时我棹紫台舟,六月炎云不知暑。

膝下弹琴曲未终,鹧鸪啼落江边雨。

两家景物向来同,十载萍踪何处所。

高人为写石上枝,恍惚犹谐梦中趣。

他年烟水觅长竿,挥毫指点山前路。

(0)

溪居图

画里溪山好,溪亭事事幽。

阑干三面水,风月四时秋。

野老时分席,渔人每系舟。

此中容隐逸,何用觅丹丘。

(0)

移居为镏朝佐通守赋

佐郡辞簪绂,移居远市廛。

楼高饶爽垲,地癖喜幽便。

芳树层檐合,嘉蔬隙壤连。

承颜倾孝敬,视膳沃肥鲜。

制锦声华满,分符惠化传。

舆谈誇息驾,醇饮愧张筵。

缱绻情弥厚,殷勤意更专。

铨曹行考绩,未许赋归田。

(0)

荷池夏雨

新凿荷池引水通,雨深花满趣无穷。

盘倾珠颗齐翻翠,衣露霞绡半折红。

四座凉生风细细,一帘香沁雾濛濛。

此中清景真堪赏,何必移家住瀼东。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