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天下士,人物玉堂风。
坐失杜羔孝,真成嵇绍忠。
寿无人世半,论有后来公。
今古元如此,江流日日东。
声名天下士,人物玉堂风。
坐失杜羔孝,真成嵇绍忠。
寿无人世半,论有后来公。
今古元如此,江流日日东。
这首挽诗《挽文逊志学士》由元代诗人刘诜所作,通过对逝者文逊志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影响。
首句“声名天下士”开篇即点明文逊志在世时的显赫声望,他是一位名满天下的杰出之士。接着“人物玉堂风”一句,以“玉堂”比喻朝廷,暗示文逊志在官场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其人格如同玉器般高洁,其言行如春风般温暖人心。
“坐失杜羔孝,真成嵇绍忠”两句,通过对比杜羔的孝顺与嵇绍的忠诚,来赞扬文逊志的品德。杜羔孝顺父母,嵇绍忠诚于国家,而文逊志则兼备两者之长,既孝顺又忠诚,展现出其人格的全面与高尚。
“寿无人世半,论有后来公”则表达了对文逊志短暂生命的惋惜以及对其思想、言论影响后人的肯定。即使生命只有半程,但他的思想和言论却如同灯塔一般,照亮了后来者的道路。
最后,“今古元如此,江流日日东”以自然界的江水东流为喻,寓意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但文逊志的精神和影响将如同江水一样,永远流淌在人们的心中,永不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文逊志生平事迹的简要回顾,以及对其品德、影响的深情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
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
湿锚楼台,酿寒城阙,不见春红吹到。
徽茫越峤,但半冱云根,半销沙草。
为问鸥边,而今可有晋时棹?
清愁几番自遣,故人稀笑语,相忆多少!
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恼。
将花插帽,向第一峰头倚空长啸。
忽展斜阳,玉龙天际绕。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
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
朅[1]来真悔何事?
不读十年书。
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
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余。
千古意,君知否?
只斯须。
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
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
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
文字联交谊,相逢有宿缘(前年五月,南社同人雅集湖上,如识先生)。
社盟称后学(先生长余三十二岁),科第亦同年(岁壬寅,余与先生同应浙江乡试,先生及第)。
抚碣伤禾黍(今岁余侍先生游孤山,先生抚古墓碑,视皇清二字未磨灭,感喟久之),怡情醉管弦(孤山归来,顾曲于湖上歌台)。
西湖风月好,不慕赤松仙(近来余视见世为乐土,先生亦赞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