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霏竹间云,练练天上雪。
谁遗碧玉壶,化作白银阙。
孤怀惬幽欣,一笑暖栗冽。
寒光注老眼,谓是山吐月。
耿耿清不眠,夜半听竹折。
霏霏竹间云,练练天上雪。
谁遗碧玉壶,化作白银阙。
孤怀惬幽欣,一笑暖栗冽。
寒光注老眼,谓是山吐月。
耿耿清不眠,夜半听竹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雪夜宿于致思庵时所见所感的景象与心境。首句“霏霏竹间云”以轻柔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间的云雾缭绕之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练练天上雪”则将视线引向天空,通过“练练”一词形象地表现了雪花飘落时的洁白与纯净。
“谁遗碧玉壶,化作白银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满天飞舞的雪花比作从碧玉壶中溢出,最终凝结成一座座银色的宫殿,既展现了雪花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这场雪景的赞叹之情。
“孤怀惬幽欣,一笑暖栗冽”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雪景时内心的愉悦与满足,一个“笑”字不仅体现了他面对美景时的喜悦,也暗示了他在寒冷冬夜中找到了一丝温暖与慰藉。
“寒光注老眼,谓是山吐月”则是诗人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他仿佛看到山峰在寒光的照射下,仿佛月亮从山中升起,这种景象既壮观又富有诗意,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耿耿清不眠,夜半听竹折”两句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无法入眠,而是选择倾听竹子在风雪中的折断声,这不仅是对自然之声的聆听,也是对生命脆弱与自然力量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与君飞上琼楼,蓬山绝顶愁风露。
不如仍在,容园月下,对花起舞。
人海中间,居然有此,两三鸥鹭。
指寻常池榭,今宵灯火,是后日,思量处。
冷福谁来相妒。猛回头旧欢都误。
江南一带,空庭晓白,影梅无语。
姑射归迟,料应未改,浑身缟素。
且红阑拍遍,横吹玉笛,梦游仙去。
花外闻莺,柳边欹燕,屧声初转回廊。
玉京重见,休换道家装。
十五年来一梦,何独是、庚子斜阳。
放心事,芙蓉小殿,无复旧遗香。端相。
浑未老,荑苗乍握,兰气犹芳。
且将卿颜色,喻我文章。
红粉青衫一例,金楼子、忍谤徐娘。
花阴坐,茶烟一歇,身世几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