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亥杂诗·其六十八》
《己亥杂诗·其六十八》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御屏丹笔记名新,天语殷殷到小臣。

九牧盛名吾岂敢,知非牛李党中人。

(0)
鉴赏

这首诗《己亥杂诗(其六十八)》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体现了他对于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与自我反省。

首句“御屏丹笔记名新”,描绘了皇帝亲自在御屏上记录新进官员的名字,象征着朝廷对人才选拔的重视。这里的“御屏”和“丹笔”都代表着权威与正统,而“新”字则暗示了新的人事变动或改革的开始。

次句“天语殷殷到小臣”,通过“天语”这一词汇,形象地表达了皇帝对小臣(即诗人自己)的直接关怀与指示,体现了君主与臣下的密切联系。同时,“殷殷”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话语的恳切与深沉,展现了君主对臣子的期望与教诲。

第三句“九牧盛名吾岂敢”,诗人在此自谦,表示自己不敢奢望与“九牧”(古代九州之长,此处泛指众多杰出的官员)相提并论,流露出对自己能力的谦虚评价,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谨慎态度。

最后一句“知非牛李党中人”,直白地表明了诗人深知自己并非属于牛党或李党的政治派系,这在晚清的政治环境中具有重要意义。牛党与李党是当时朝廷内部两大政治势力的代表,诗人此言既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也体现了他对复杂政治局面的清醒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黄遵宪个人的政治立场和自我定位,也折射出晚清社会政治变革的背景和知识分子对于自身角色的思考。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诗人表达了对权力中心的敬畏、对自身能力的谦逊以及对政治派系的清醒认知,展现了其独特的文人风骨和时代责任感。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云客有灯词十绝句,命余属和,因追忆金沙风物,聊写一二,以碎狭之才,赋荒寒之景,真觉酸风拂人矣·其三

琉璃珠络翠堂悬,遍簇红梅与白莲。

渐近四更膏烛尽,南廊犹剩一灯燃。

(0)

赠君锡即用其韵兼有以勉之

珍重闲情肯浪痴,一回踪迹几回思。

目成歌席先偷笑,泪尽离衫未解携。

此日碧桃三度窃,何处琼树一枝移。

怜君正在花秾处,莫到成阴却恨迟。

(0)

春晴

柳弱不堪扶,春愁剧鹧鸪。

翠烟三月尽,红雨一庭芜。

晓日鸠呼妇,晴风雁引雏。

东邻踏青女,今日在南湖。

(0)

南浦.送竹垞被徵入都,时道出白下

啼柳白门鸦,怕听他、古岸斜阳马首。

转怅故人疏,凭谁话、榆影柴门非旧。

身将隐矣,近来不醉旗亭酒。

唤起阶前猿鹤问,还肯劝君留否。

平江小艇迎潮,怪离歌倚棹,催人故骤。

准拟乱山隈,扶犁去、苦索力耕无耦。

东华驴背,软尘几许征衫袖。

烟雨他时归,记取添我,画图携手。

(0)

凤凰台上忆吹箫

蝉柳池塘,娇莺帘幕,晚来霁景收烟。

甚离颜花谢,愁绪丝缠。

检点鸳鸯绣被,香烬冷、生怕孤眠。

凭阑见,别来明月,头上三圆。中天。

夜深飞去,须直到天涯,吹堕伊前。

奈天涯消息,依旧茫然。

打起沙头宿雁,分付与、一寸红笺。

红笺叠,沉吟路遥,雁也难传。

(0)

珍珠帘.登汲古閤赠黼季

琴川阁畔相思久。试把春船系柳。

良夜检芸签,剪烛红阑右。

腕脱侍儿铅椠满,更谁数、填金蝌蚪。吾友。

早藏书读遍,闲笑欧九。

回首多少青箱,付昆明劫火,咸阳风骤。

欹案隐囊边,恼杀丹黄手。

光燄隔江留一角,想囗囗、当年曾守。还有。

待帐底亲翻,主人曰否。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