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畔蚕丛路。记当日、锦城丝管,华阳士女。
一自愁云霾蜀栈,飞下桓家宣武。
有多少、花钿血污。
十万娥眉齐上马,过当年、花蕊题诗处。
葭萌驿,鹃啼苦。春宵高宴元戎府。
明月下、玉容黯淡,有人低诉。
妾本成都良家子,叹息鸾分钗股。
客亦为、泪零如雨。
掷却黄金归破镜,问德言、还识菱花否。
吾事毕,拔身去。
天畔蚕丛路。记当日、锦城丝管,华阳士女。
一自愁云霾蜀栈,飞下桓家宣武。
有多少、花钿血污。
十万娥眉齐上马,过当年、花蕊题诗处。
葭萌驿,鹃啼苦。春宵高宴元戎府。
明月下、玉容黯淡,有人低诉。
妾本成都良家子,叹息鸾分钗股。
客亦为、泪零如雨。
掷却黄金归破镜,问德言、还识菱花否。
吾事毕,拔身去。
这首词描绘了一段发生在蜀地的历史往事,以天畔的蚕丛之路为背景,回忆起昔日锦城繁华,音乐悠扬,华阳的男女们共度欢乐时光。然而愁云笼罩,蜀栈不再安宁,桓家宣武的事件使得战乱频发,美丽的女子们被迫参与战争,甚至牺牲了青春与美貌。
词中提到“十万娥眉齐上马”,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在花蕊夫人曾题诗的地方,如今只剩下凄凉与哀伤。葭萌驿的杜鹃声声啼叫,更增添了悲苦的氛围。
春夜时分,元戎府中的盛宴已非往昔,明亮的月光下,一位女子面容暗淡,低声倾诉着内心的痛苦。她本是成都良家女子,因战乱而分离,连手中的鸾钗也成了断情的象征。她的眼泪如雨,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绝望。
在词的结尾,女子抛却了奢华的生活,回归简朴,询问是否还能从破镜中看到自己的容颜,暗示了生活的巨变和对旧日美好的追忆。最后,她决定结束这段纷扰,毅然决然地离开,表达了对和平与自由的渴望。整首词情感深沉,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女性的悲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