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朱文公斋居感兴》
《和朱文公斋居感兴》全文
明 / 桑悦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心地湛日月,嗜欲昏天机。

动静未专定,真性随尘飞。

八骏日千里,羁靮故难违。

主人坐中堂,僮仆生光辉。

蜿蜒八表外,没景何玄微。

瞬息或徇物,谁共羲轩归。

(0)
鉴赏

这首诗《和朱文公斋居感兴》由明代诗人桑悦所作,通过对比心地与嗜欲、动静与真性、千里骏马与羁绊、主人与僮仆、八表之外与玄微之境、瞬息变化与归途追寻,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深刻思考。

首句“心地湛日月”以日月比喻心地的清明,暗示内心的纯净如同日月般明亮。接着“嗜欲昏天机”则指出过度的欲望会蒙蔽人的智慧,使心灵陷入混沌。这种对比揭示了内心的纯净与欲望之间的冲突。

“动静未专定,真性随尘飞”表达了内心的不宁静,无论是动还是静,都难以找到真正的自我,仿佛真性在尘世的纷扰中飘散。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的探索与困惑。

“八骏日千里,羁靮故难违”运用了八骏的日行千里的典故,象征着追求卓越与自由的渴望,然而现实中的束缚(羁靮)却难以摆脱。这不仅是对个人追求的比喻,也暗含了对社会束缚的反思。

“主人坐中堂,僮仆生光辉”描绘了权力与地位的象征,主人在中堂的威严与僮仆的光辉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社会阶层与权力关系的复杂性。

“蜿蜒八表外,没景何玄微”将视野扩展到八方之外,探讨未知与神秘的领域,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向往与探索。

“瞬息或徇物,谁共羲轩归”最后两句,指出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人们往往被外物所牵引,难以回归本真。这里引用了羲轩(伏羲与黄帝的合称,代表古代文明与智慧)的典故,表达了对回归原始智慧与真理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社会现象、自然奥秘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桑悦
朝代:明

桑悦(1447—1513)明代学者。字民怿,号思亥,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成化元年举人,会试得副榜。除泰和训导,迁柳州通判,丁忧,遂不再出。为人怪妄,好为大言,以孟子自况,谓文章举天下惟悦,次则祝允明。工于辞赋,所著《南都赋》、《北都赋》颇为有名。
猜你喜欢

暗香.秋宵倚阑,月华如水,记去年留滞江上,莲史饯我于托鹃水榭,正此日也。伤离念远,不能无言

素天烟邈。点去鸿两两,碧云楼角。

梦约不来,一剪微波渺难托。

伤别伤秋未算,还点鬓、新霜经著。

渐逗入、隔岁相思,花底歇深酌。谁觉。背虚幕。

正不耐夜吟,玉绳低络。五湖计错。

乡国蘋花渐非昨。

何况空江画桨,悽荡损、萧娘眉萼。

待寄语、江上水,月华又落。

(0)

长亭怨慢.苇湾重到,红香顿稀,和半塘老人

尽消尽、涉江情绪。风露年年,国西门路。

绀海凉云,昨宵飞浣石亭暑。

乱蝉高柳,凄咽断、蘋洲谱。

莫唱惜红衣,算一例、飘零如雨。迟暮。

隔微波不恨,恨别旧家鸥侣。

青墩梦断,枉赢得、去留无据。

试巡遍、往日阑干,总无著、鸳鸯眠处。

剩翠盖亭亭,消受斜阳如许。

(0)

竹石图

玉骨明皎皎,清风凉飕飕。

空中矻砥柱,贞姿本无求。

碧草如有情,金石遥相投。

何以独爱萱,玩之能忘忧。

吾心托太虚,造化原与游。

浮云我何有,相忘空悠悠。

(0)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四

生计曾无聚沫,孤踪谩有清风。

治产犹嫌范蠡,携孥颇笑梁鸿。

(0)

调笑令·其二

归雁。归雁。饮啄江南南岸。将飞却下盘桓。

塞外春来苦寒。寒苦。寒苦。藻荇欲生且住。

(0)

送周德刚归九江并柬其兄仲常

君家伯仲才名盛,贱子东南道路穷。

往昔永怀千里别,秪今谩想一尊同。

苍葭水驿青凫雨,落木山城白雁风。

岁晏林居定相忆,九江消息若为通。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