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月出皎,照见倾城姿。
君宠正专房,不信能弃夷。
梁尘飞更寂,橘枝冷欲披。
一朝繁华露,化为千泪丝。
终知恩决绝,未免心然疑。
诘旦理清镜,方知玉貌移。
天长沧海阔,何以度萧时。
东方月出皎,照见倾城姿。
君宠正专房,不信能弃夷。
梁尘飞更寂,橘枝冷欲披。
一朝繁华露,化为千泪丝。
终知恩决绝,未免心然疑。
诘旦理清镜,方知玉貌移。
天长沧海阔,何以度萧时。
这首诗名为《杂咏(其一)》,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月光下展现倾城之姿,却因君王宠爱转移而担心被抛弃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命运的忧虑。
首句“东方月出皎,照见倾城姿”以月光为背景,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形象,暗示了她非凡的美貌。接着,“君宠正专房,不信能弃夷”两句,表达了女子对君王宠爱的依赖与担忧,担心宠爱转移后自己将被抛弃。
“梁尘飞更寂,橘枝冷欲披”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尘埃飞扬的寂静与橘枝的寒冷,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女子内心的不安与孤独。接下来,“一朝繁华露,化为千泪丝”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在短暂的繁华之后,面对可能的变故,内心充满了泪水与哀伤。
“终知恩决绝,未免心然疑”表达了女子对爱情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即使知道最终可能会遭遇决绝的命运,心中仍不免产生疑惑与不安。最后,“诘旦理清镜,方知玉貌移”写出了女子在清晨整理妆容时,发现自己的美貌已不再如初,暗示了她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
“天长沧海阔,何以度萧时”则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表达了女子面对漫长人生与孤独时刻的无奈与迷茫,引人深思。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理状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