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今陈迹,游人合赋诗。
废台樛女后,遗井鲍姑时。
客去通星汉,僧来自月支。
凭君黄木口,为致海祠碑。
建国今陈迹,游人合赋诗。
废台樛女后,遗井鲍姑时。
客去通星汉,僧来自月支。
凭君黄木口,为致海祠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庚所作的《送客之五羊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对过往历史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情送别。
首句“建国今陈迹”,点明了历史的变迁,昔日的国都如今只剩下遗迹,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接着“游人合赋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感慨,认为游历此地的人应当吟诗以抒发心中的情感。
“废台樛女后,遗井鲍姑时”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痕迹。废台、樛女、遗井、鲍姑,这些历史人物和地点,成为了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深远。
“客去通星汉,僧来自月支”两句,运用了浪漫的想象,将友人的离去与星辰、远方的僧人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相通的意境。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也寄托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
最后,“凭君黄木口,为致海祠碑”两句,诗人希望友人能够通过某种方式,传达他对海神祠的敬意。这既是对友人的嘱托,也是对自己情感的延续,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回忆、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君恩兼喜拜维桑,路入家山道更光。
春色殿前初脱白,秋风陇上见焚黄。
偏留名纸呼先辈,喜著蓝袍到故乡。
科第孝思俱已遂,却经剑栈莫凄凉。
茫茫九土中,天网该时秀。
有凤不收罗,有麟不获狩。
贤豪为咨嗟,都邑诵琼琇。
而我当是时,欲见恨未遘。
忽过广平居,遇子乃邂逅。
怀中二新篇,幸出洗昏瞀。
一美韩公子,一语南方寇。
铿然青琅玕,交戛风雨骤。
辄用告众多,亦未甚便售。
固知至珍物,不入市井贸。
昨朝惊扉鸣,始悟子来扣。
钜编高贮襟,细卷仍函袖。
麻衣踏犀靴,再拜谨以授。
因之重感怆,世德实有旧。
文体古为徒,家声喜能又。
其间赞愚辞,愧累将恐诟。
摩拂李杜光,诚与日月斗。
退之心伏降,安得此孤陋。
岂能造春荣,岂解易星宿。
一身犹寒饥,生未饱藜豆。
高高河汉流,肯下借湔漱。
虫鱼傥无施,捉撮不乖缪。
聊此慰穷愁,文章终莫就。
庭前枯石榴,寒雀并清昼。
逍遥独咏歌,寄翼与报酬。
《答张子卿秀才》【宋·梅尧臣】茫茫九土中,天网该时秀。有凤不收罗,有麟不获狩。贤豪为咨嗟,都邑诵琼琇。而我当是时,欲见恨未遘。忽过广平居,遇子乃邂逅。怀中二新篇,幸出洗昏瞀。一美韩公子,一语南方寇。铿然青琅玕,交戛风雨骤。辄用告众多,亦未甚便售。固知至珍物,不入市井贸。昨朝惊扉鸣,始悟子来扣。钜编高贮襟,细卷仍函袖。麻衣踏犀靴,再拜谨以授。因之重感怆,世德实有旧。文体古为徒,家声喜能又。其间赞愚辞,愧累将恐诟。摩拂李杜光,诚与日月斗。退之心伏降,安得此孤陋。岂能造春荣,岂解易星宿。一身犹寒饥,生未饱藜豆。高高河汉流,肯下借湔漱。虫鱼傥无施,捉撮不乖缪。聊此慰穷愁,文章终莫就。庭前枯石榴,寒雀并清昼。逍遥独咏歌,寄翼与报酬。
https://shici.929r.com/shici/vjIm1yJ.html
生平多交友,常恨会遇稀。
每念相笑语,昨是今或非。
重惜向时游,出处苦乖违。
从今傥有酒,莫问梨栗微。
前夕呼我饮,遣奴来扣扉。
暗犯风雪往,醉脱冠服归。
夜来新霁月,清吐万里辉。
刘郎戴幅巾,江叟披褐衣。
相过无百步,谁虞窃诃讥。
三家若循环,但知具甘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