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杨可及第还乡》
《送杨可及第还乡》全文
宋 / 梅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君恩兼喜拜维桑,路入家山道更光。

春色殿前初脱白,秋风陇上见焚黄。

偏留名纸呼先辈,喜著蓝袍到故乡。

科第孝思俱已遂,却经剑栈莫凄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ángháixiāng
sòng / méixún

jūnēnjiānbàiwéisāngjiāshāndàogèngguāng

chūn殿diànqiánchūtuōbáiqiūfēnglǒngshàngjiànfénhuáng

piānliúmíngzhǐxiānbèizhùlánpáodàoxiāng

xiàosuìquèjīngjiànzhànliáng

翻译
皇上恩泽使我欣喜如归桑梓,回家的道路因熟悉而更加明亮。
春天的皇宫前我初次卸下官服的白色,秋天的原野上我看到落叶被焚烧变为金黄。
特别地,我留下名帖邀请前辈们,穿着蓝色官袍回到久别的故乡。
科举考试和孝心的愿望都已实现,但再次经过剑阁栈道时,请不要感到凄凉。
注释
君恩:皇上的恩惠。
兼:同时。
喜:欢喜。
拜维桑:拜见家乡。
路入家山:道路通向家乡。
道更光:道路显得更加明亮。
春色殿前:春天的皇宫前。
初脱白:初次脱下白色官服。
秋风陇上:秋天的田野上。
见焚黄:看到落叶被焚烧。
偏留:特意留下。
名纸:名帖。
先辈:前辈。
喜著蓝袍:高兴地穿上蓝色官袍。
科第:科举考试。
孝思:孝心。
俱已遂:都已经实现。
却经剑栈:再次经过剑阁栈道。
莫凄凉:不要感到凄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询所作的《送杨可及第还乡》。诗中表达了对杨可及第归乡的喜悦和对他的祝福。首句“君恩兼喜拜维桑”体现了对皇恩的感激和对杨可衣锦还乡的双重喜悦,"维桑"象征着家乡和亲情。接下来的"路入家山道更光"描绘了道路因杨可的到来而显得更加明亮,暗示了他的荣耀归途。

"春色殿前初脱白,秋风陇上见焚黄"两句通过季节变化,形象地展示了杨可从春天的殿前考试成功,到秋天踏上故乡土地的情景,寓意着他的学业有成。"偏留名纸呼先辈"表达了对杨可尊长的敬意,以及他带回的荣耀让故乡人倍感自豪。

最后两句"科第孝思俱已遂,却经剑栈莫凄凉",既肯定了杨可的科举及第和孝心达成,也提醒他在回乡途中不必过于感伤,因为他的努力和孝心都已得到回报。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温情与鼓励的送别诗,洋溢着对人才归乡的欣慰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梅询
朝代:宋

(964—1041)宋宣州宣城人,字昌言。太宗端拱二年进士。真宗时为三司户部判官,屡上书论西北兵事。坐断田讼失实,降通判杭州。迁两浙转运副使,判三司开拆司。坐议天书,出知濠州。后历知数州,累官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知审官院。以足疾出知许州。
猜你喜欢

纠之官莆阳

荷橐蔼诸孙,英英列戟门。

能声家有谱,清识郡无冤。

松影旌旗道,梅花玉雪村。

亲庭两驿便,时得问凉暄。

(0)

送石应之司户归剡以室迩人远为韵·其二

年来叹离群,磨琢殆无几。

资凡学益落,驽骀费尺箠。

羡君富春秋,发轫方自迩。

骅骝更著鞭,洗眼日千里。

(0)

送内弟汪庄仲赴浙西仓幕

家食八经秋,兹焉喜宦游。

往依王仲宝,况事薛居州。

寄信凭鸿羽,题诗记虎丘。

云飞亲舍近,时望海东头。

(0)

次韵蒋德言游太白玉几两山·其一

西山不到几经春,玉几犹能一再临。

太白峰前成梦境,直从总角到于今。

(0)

王叔达以尉彭泽潜玉洞述见示

书岩已奇甚,潜玉尤伟哉。

李君漫盘谷,元子空峿台。

神不得自秘,天应为君开。

渊明如得此,应不赋归来。

(0)

又题杨妃上马图

金鞍欲上故徐徐,想见华清被宠初。

后日延秋门下路,不应有暇作踟蹰。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