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送韩简伯学官于临浦呈劝其重修西子祠》
《诗送韩简伯学官于临浦呈劝其重修西子祠》全文
宋 / 王铚   形式: 古风

昔游临浦春正浓,小江萦委如无穷。

花浮千林锦绣幄,舟扬万顷玻瓈风。

西施故乡擅佳丽,会稽秀气藏华秾。

是时山晴见真色,落日西南千万峰。

今情不尽古情在,恨叠晚妆眉晕重。

恨应但知倾国貌,无人能说亡吴功。

倘非绝态动君意,姑苏台上犹歌钟。

成功未甘归范蠡,素衣故国宁相从。

文公之孙重端世,衮衣门户推八龙。

官閒援毫来吊古,溪山顿为开愁容。

谪仙亦赋浣纱石,至今翠绢不停织。

浴池邀伴下瑶池,沾丐越女天下白。

风流昭洗待名流,有德于人当血食。

红心草葬旧金钗,黄陵庙成新石刻。

霞裙琼佩无消息,怨魄凄魂招不得。

一杯流水奠江蓠,苧萝山前已秋色。

(0)
翻译
昔日游览临浦时正值春天繁盛,小江曲折如同无尽的长带。
花儿盛开,如同覆盖在千林中的锦绣帷幕,舟行其中,仿佛在万顷碧波中扬帆乘风。
西施的故乡以美丽著称,会稽之地凝聚着秀美的灵气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那时山色晴朗,显露出真实的面貌,夕阳西下,千万座山峰映照在西南天空。
今时情怀无法尽述,古时情感依然存在,遗憾的是晚妆的眉头因愁绪而加重。
人们只记得她的倾国美貌,却忘了她为吴国付出的功绩。
如果不是她的绝世姿容触动了君王,姑苏台上或许还会回荡着歌舞声。
范蠡功成名就后并未满足,宁愿穿着素衣陪伴故国,不愿做官。
文公的孙子重端继承了他的家业,家族声望如同八条龙般显赫。
他在官闲时提笔追忆古人,溪山之美顿时消解了他的忧愁。
连谪仙也曾在浣纱石上题诗,那里的翠色依旧,织女的传说不断。
如同当年邀请同伴共浴瑶池,越女的清白之美流传世间。
期待名流来此洗涤风流,对人有恩德者应受世人敬仰。
红心草下埋藏着旧时金钗,黄陵庙的新石刻诉说着哀怨。
昔日的霞裙琼佩已无踪迹,幽魂怨魄却难以招回。
一杯清水祭奠江边的江蓠,苎萝山前已笼罩着秋天的景色。
注释
昔游:昔日的游览。
萦委:曲折蜿蜒。
会稽:古代地名,今浙江绍兴。
华秾:丰饶华丽。
真色:真实的色彩,指山的本色。
晚妆:傍晚或晚上做的妆容。
倾国:形容女子极美,足以使国家为之倾覆。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辅佐勾践灭吴后隐退。
浣纱石:与西施有关的传说,她在溪边浣纱的地方。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此处指清澈的水池。
血食:古人祭祀时供奉的食物,象征受人尊敬。
红心草:可能指一种象征爱情的植物。
黄陵庙:纪念某位逝者的庙宇。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铚所作,名为《送韩简伯学官于临浦呈劝其重修西子祠》。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国家和文化传承的关切。

首先,诗人以"昔游临浦春正浓,小江萦委如无穷"设定了一个美好的自然画卷。这里的"昔游"表明这是作者过去的一个经历,而"临浦"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名。"小江"和"花浮千林锦绣幄"共同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接着,"舟扬万顷玻瓈风"一句,则通过对船只在广阔水域中行驶的情形描写,传达了一种开阔与自由的意境。紧随其后的"西施故乡擅佳丽,会稽秀气藏华秾"两句,不仅赞美了西施之美,而且通过对历史美人的回忆,暗示了诗人对于文化遗产的珍视。

中间部分的"是时山晴见真色,落日西南千万峰"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这里的"山晴"和"真色"强调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而"落日西南千万峰"则描绘出一个壮丽的夕阳与山峦交辉的画面。

随后,诗人转向对过去情感的追忆:"今情不尽古情在,恨叠晚妆眉晕重。"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对逝去青春的哀愁。

而接下来的"恨应但知倾国貌, 无人能说亡吴功"则是诗人通过对历史上美女倾国倾城以及古吴之灭的感慨,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和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这里的"倾国貌"指的是西施,而"无人能说亡吴功"则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一种隐晦批评。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倘非绝态动君意,姑苏台上犹歌钟。成功未甘归范蠡,素衣故国宁相从"表达了对于友人的鼓励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这里的"姑苏台上犹歌钟"直接点出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而"成功未甘归范蠡"则是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

随后,"文公之孙重端世,衮衣门户推八龙。官閒援毫来吊古,溪山顿为开愁容"一段,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文化遗产的提及,再次强调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与传承。

紧接着,"谪仙亦赋浣纱石,至今翠绢不停织。浴池邀伴下瑶池,沾丐越女天下白"两句,则是诗人通过对古代神话故事的回忆,以及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描摹,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寄托。

最后,"风流昭洗待名流,有德于人当血食。红心草葬旧金钗,黄陵庙成新石刻。霞裙琼佩无消息,怨魄凄魂招不得。一杯流水奠江蓠,苧萝山前已秋色"一段,则是诗人以深情的笔触,对历史和自然进行了最后的赞美与留恋。在这里,"风流昭洗待名流"表达了一种期待,而"有德于人当血食"则是对正直之士的一种颂扬。"红心草葬旧金钗"和"黄陵庙成新石刻"则是对历史的另一番追忆。而"霞裙琼佩无消息,怨魄凄魂招不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难以复得的一种哀愁。最后,以"一杯流水奠江蓠,苧萝山前已秋色"作为全诗的收尾,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象征着作者的情感和诗意的沉淀与结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历史遗产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国家命运以及友谊情怀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王铚
朝代:宋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猜你喜欢

令丁镇

水路转下乐,远赴令丁镇。

落日淡平芜,荒村带寒燐。

平时富鱼稻,税薄民不困。

莲芡亦时丰,足以禦饥馑。

江湖岁或艰,老弱行蠢蠢。

相携就淮食,不得辞远近。

四野今尽荒,百亩无一垦。

鞠为凫雁区,无复限封畛。

师行辎重随,士饱筋力奋。

经费固有常,变通亦宜论。

吾闻古贤将,羊陆开吴晋。

食足边备多,高标邈千仞。

(0)

将如靖安徐文学自新拿舟来候良有古意以诗留别

西风危栈逼青云,稍下临江细路分。

问县尚须穷日到,棹歌无计得留君。

(0)

题美人图·其三绿珠

金谷烟迷清晓,玉箫春怯馀寒。

可恨花钿委地,当时莫倚危阑。

(0)

集古.送客之南宫

萧萧风竹夜窗寒,书剑催人不暂闲。

对酒已成千里客,断肠声里唱阳关。

(0)

集古.登山阳郡楼

将军一去泣空营,槐柳萧疏绕郡城。

试上高楼望春色,落花流水叹浮生。

(0)

集古.秋怨

且将团扇暂徘徊,泪滴闲阶长绿苔。

春色似怜歌舞地,不论时节遣花开。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