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泠秋日从孙招饮寓斋同从侄作》
《西泠秋日从孙招饮寓斋同从侄作》全文
清 / 贝青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炮云飞焰卷金阊,吹散吾宗各一乡。

何幸授餐逢杜济,转思收骨属韩湘。

谈深家国惟挥泪,愁满乾坤漫举觞。

终望桑榆收晚景,青春作伴放归航。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贝青乔的《西泠秋日从孙招饮寓斋同从侄作》描绘了秋季西泠的一次聚会,诗人与孙辈在寓所饮酒,感慨颇多。首句“炮云飞焰卷金阊”形象地描绘了炮火升腾的场景,可能暗指战乱或庆典中的烟火,烘托出浓厚的节日气氛。接着,“吹散吾宗各一乡”表达了亲人们因分散各地而产生的离愁。

诗人庆幸能在这样的时刻得到孙辈的款待,如同杜甫(杜济)般受到恩惠,同时又想到自己如同韩湘一样,可能无法陪伴至亲到最后,不禁心生哀愁。“谈深家国惟挥泪”一句揭示了诗人对国家和家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只能借酒浇愁。“愁满乾坤漫举觞”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愁绪,天地间弥漫着忧郁的氛围。

尾联“终望桑榆收晚景,青春作伴放归航”寄托了诗人对晚年安宁的期盼,希望在夕阳下与青春作伴,结束漂泊的生活,回归平静。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家族团聚的渴望,又有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贝青乔
朝代:清

贝青乔(1810~1863)清代晚期杰出爱国诗人。字子木,号无咎,又自署木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晚清诸生,出身低层士人家庭。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投效奕经军幕,参加浙东抗英斗争,写下《咄咄吟》一百二十首绝句。同治二年(1863)赴直隶总督刘长佑之聘,卒于北上途中。 国学家钱仲联称贝青乔、曾国藩、陈沆、郑珍与何绍基为道咸诗坛的五虎大将。严迪昌《清词史》称其为鸦片战争时期的“诗史型诗人”。
猜你喜欢

次江州王知府叔坚韵·其七

何人列屋闭婵娟,忆对清歌重慨然。

一笑相怜穷相眼,谩撩诗思入愁边。

(0)

东坝

固城朝送客,东坝晚留侬。

浙近风烟好,春回港汊通。

北来愁乱辙,南去喜疏篷。

不是趋朝市,松江学钓翁。

(0)

栖真寄南康钱守

忆昔姑苏台,实与君子别。

一别已六年,音书间何阔。

我行半天下,尘土污须发。

君亦抱艰棘,衣袂洒清血。

今日复何日,相望一山隔。

我领通玄府,乃在庐山北。

君宦山之南,兵卫森画戟。

无由接杯酒,但可共明月。

作诗付邮筒,聊复寄消息。

(0)

丙戌七夕入衡阳境独游岸傍小寺

七年暑中行,道路万里赊。

今夕已七夕,我犹在天涯。

系船苍石根,人影散晚沙。

上岸是修竹,仄径如行蛇。

茅屋四五间,往昔佛所家。

经禅劫火尽,旧观初萌芽。

墙叠古瓦盆,僧披破袈裟。

喜闻拄杖声,扫地自点茶。

何以为我娱,冰雪汲井花。

一洗十日渴,分凉到童髽。

盈盈牛女期,不著雨洗车。

疏星银汉动,新月玉钩斜。

更呼老奚官,卷芦作鸣笳。

莫惊潭中龙,聊起栖树鸦。

(0)

题朱元顺浯溪图

去年过浯溪,王事有期程。

夜半度湘水,但见天上星。

平生中兴碑,梦入紫翠屏。

已办北归时,十日穷攀登。

今朝复何朝,忽此短轴横。

历历眼中见,湘山无数青。

白云著山腰,楼阁秋气明。

便欲扶短策,下濯沧浪缨。

主人山水仙,妙处心自评。

元顺骨已冷,千载交盖倾。

赏音寄幅纸,益见忠孝情。

题诗疥公画,托我不朽名。

(0)

训蒙绝句.安仁利仁

语利犹能安则难,且从利做莫空安。

悬知等级无他义,去尽私心只一般。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