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人有行役,远在天一方。
自期三年归,一去凡几霜。
登山凌绝巘,引领望归航。
归航望不及,踯躅空傍徨。
化作山头石,兀立倚穹苍。
至今心不转,日夜遥相望。
石坚有时烂,海枯成田桑。
石烂与海枯,行人归故乡。
良人有行役,远在天一方。
自期三年归,一去凡几霜。
登山凌绝巘,引领望归航。
归航望不及,踯躅空傍徨。
化作山头石,兀立倚穹苍。
至今心不转,日夜遥相望。
石坚有时烂,海枯成田桑。
石烂与海枯,行人归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通过望夫石的形象,将这份情感具象化。诗中以“良人有行役,远在天一方”开篇,点明了主人公的丈夫因公务远离家乡,身处遥远之地。接着,“自期三年归,一去凡几霜”,表达了女子对丈夫归期的期待与时间流逝的无奈。
“登山凌绝巘,引领望归航”展现了女子为了能更近地看到丈夫归来,不惜攀登高山,翘首以待的情景。“归航望不及,踯躅空傍徨”则描绘了当归船未能如愿出现时,女子内心的失落与彷徨。
“化作山头石,兀立倚穹苍”是全诗的高潮,女子化身为山石,长久地守候在高山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为了能再次见到丈夫的身影。这不仅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也是对等待与希望的深刻诠释。
最后,“至今心不转,日夜遥相望。石坚有时烂,海枯成田桑。石烂与海枯,行人归故乡。”以自然界的变迁反衬出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深,即使山石会朽,海水会干涸,但她的思念却永不消逝,直到丈夫归来那一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分离与等待时的坚韧与执着,以及对爱情的无限忠诚。
昔读古人书,知有杜鹃名。
今泛沅江船,始闻杜鹃声。
杜鹃生子不自哺,野老相传之语如少陵。
惟有古来称望帝,变化无端竟茫昧。
吾意百鸟相推尊,亦如蜂蚁君臣义。
气化感物不自由,四月五月声喧啾。
一声未了声转急,千林万壑波涛秋。
远客扁舟睡难著,两耳还遭杜鹃聒。
归心一夜忆虞廷,鸣凤时应集阿阁。